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图一和图二,哪一幅是北宋时期的形势图?哪一幅是南宋时期的形势图?
(2)根据这两幅图,总结当时的历史时代特征。
(3)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是先战后和,请你用史实来说明。
(4)如何正确看待两宋时期我国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1)仔细观察图一和图二,哪一幅是北宋时期的形势图?哪一幅是南宋时期的形势图?
(2)根据这两幅图,总结当时的历史时代特征。
(3)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是先战后和,请你用史实来说明。
(4)如何正确看待两宋时期我国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2.
唐宋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是中华艺术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词回眸】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帮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回答:
(1)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元曲掠影】

(2)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
【科技领先】

(3)图三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选自哪一经卷?
(4)图四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为指南针传入欧洲作出贡献的人是谁?此项发明有何作用?
【宋词回眸】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帮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回答:
(1)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元曲掠影】

(2)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
【科技领先】

(3)图三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选自哪一经卷?
(4)图四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为指南针传入欧洲作出贡献的人是谁?此项发明有何作用?
3.
材料论述题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 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写出战国时期我国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向仪器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 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写出战国时期我国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向仪器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判断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22题)
8.
你能排出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吗?( )
(1)杯酒释兵权(2)安史之乱(3)商鞅变法(4)火药外传至欧洲
(1)杯酒释兵权(2)安史之乱(3)商鞅变法(4)火药外传至欧洲
A.(1)(3)(2)(4) |
B.(3)(2)(1)(4) |
C.(1)(4)(2)(3) |
D.(4)(2)(3)(1) |
9.
下列词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8.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京官与妻子感情深厚 | B.京官朝政繁重 |
C.当时战事频繁 | D.皇权膨胀,京官生命时时受到威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