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针对赵普所说的“权”“钱”“兵”,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哪个地区?它的出现有利于哪一行业的发展?
材料 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针对赵普所说的“权”“钱”“兵”,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哪个地区?它的出现有利于哪一行业的发展?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是什么?
(2)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是什么?
(2)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8题)
4.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7.
《宋史纪事本末》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 B.开始实行郡县制 |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 D.削弱了相权 |
8.
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两宋风云》,介绍了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交战多年,到最后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最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是 ( )
A.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 B.陈桥兵变 | C.郾城大捷 | D.宋真宗御驾亲征 |
11.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里将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屮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
A.江兩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屮心 |
B.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里要的粮仓 |
D.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的纸币 |
12.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节日与习俗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 )
A.春节——划旱船吃饺子 | B.元宵节——挂彩灯拜年 |
C.中秋节——放鞭炮吃粽子 | D.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
18.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