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4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3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针对赵普所说的“权”“钱”“兵”,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哪个地区?它的出现有利于哪一行业的发展?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是什么?
(2)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18题)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4.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5.
某同学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    )
A.《史记》B.《隋书》C.《宋史》D.《贞观政要》
6.
我国历史上出现多次分裂局面,但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这些历史人物不包括   (    )
A.嬴政B.司马炎C.杨坚D.赵匡胤
7.
《宋史纪事本末》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    )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开始实行郡县制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D.削弱了相权
8.
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两宋风云》,介绍了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交战多年,到最后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最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是 (    )
A.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B.陈桥兵变C.郾城大捷D.宋真宗御驾亲征
9.
下列关于元昊治国措施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创制西夏文字B.发展农牧经济,鼓励垦荒
C.仿唐宋制度设置行政机构D.开发东北地区,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10.
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时,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军征讨辽军的宰相是 (    )
A.寇准B.魏征C.房玄龄D.李斯
11.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里将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屮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
A.江兩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屮心
B.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里要的粮仓
D.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的纸币
12.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节日与习俗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    )
A.春节——划旱船吃饺子B.元宵节——挂彩灯拜年
C.中秋节——放鞭炮吃粽子D.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13.
北宋东京城里的“勾栏”是指(   )
A.娱乐兼商业的场所B.商贩摆摊的地方C.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D.供演出的圈子
14.
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商、贸、文、教发达的大城市。宋元时期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    )
①临安②大都 ③开封④郑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
在北宋的开封,每年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人流如潮,有“皇家寺庙”之称的是(    )
A.白马寺B.唐招提寺C.大相国寺D.大昭寺
16.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立了  (    )
A.宣政院B.安西都护府C.澎湖巡检司D.北庭都护府
17.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第一个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
18.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19.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含冤受苦。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    )
A.马致远B.白朴C.郑光祖D.关汉卿
20.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词的相同之处体现在
A.都有胸怀祖国收复失地之志
B.都善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C.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
D.词风委婉,感情真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