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理科)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94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8

1.单选题(共49题)

1.
古代雅典政治中,最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
2.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的根本目的是
A.维持社会的等级和秩序
B.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避免纠纷
D.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3.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A. 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
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C. 在古罗马得到普及
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4.
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分别于1689年、1787年、1875年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关于其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是实际的权力中心
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议会选出,可连选连任
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实际权力中心,宰相对皇帝负责
5.
“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
A.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华盛顿
B.俾斯麦
C.查理一世
D.沃(尔)波尔
7.
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下列关于该国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皇帝统而不治
B. 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8.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
A. 三权分立
B. 分权与制衡
C. 司法独立
D. 以国会为中心
9.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B.议会C.首相D.大法官
10.
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在
A.《原道救世歌》
B.《原道醒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1.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
B.领导工人运动
C.采取暴力革命
D.国共两党合作
12.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13.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京城圆明园
B.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C.签定《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14.
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的结果或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清政府被迫开放沙市、苏州等地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A.A
B.B
C.C
D.D
15.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巴黎和约》
16.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8.
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它”是指
A. 第一国际
B. 五四运动
C. 十月革命
D. 巴黎公社
19.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巴黎公社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0.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简表
届次
代表总数(人)
中共党员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第一届
1226
668(占54.5%)
274(占22.3%)
284(占23.2%)
第二届
1226
708(占57.5%)
284(占23.2%)
234(占19.1%)
第三届
3040
1667(占54.8%)
565(占18.6%)
808(占26.6%)
 
对表格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中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B.表格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C.人大会议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构成
D.政治协商会议取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行政等职能
21.
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不同是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B.前者享有高度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自治权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后者实行资本主义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2.
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B.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C.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D.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2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三民主义
D. 共产主义
24.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25.
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 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 要正确处理好敌我矛盾
26.
1949年1月,***、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7.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中印谈判
B.日内瓦会议
C.亚非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8.
如图是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之所以给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实现
C.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9.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30.
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31.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前提是
A.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
B.防止战争带来更大损失
C.手中拥有核武器
D.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32.
如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D.欧洲联盟的建立
33.
“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军事集团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根源
C.以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
34.
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35.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 两极格局解体
C. 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6.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37.
17世纪,在欧洲殖民舞台上有“海上马车夫”这称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38.
电视剧《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闽商
B.徽商
C.粤商
D.鲁商
39.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改到
A.地中海
B.亚洲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
40.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汽车时代
B.网络时代
C.蒸汽时代
D.电气时代
41.
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它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这一活动”指
A.新航路开辟
B.圈地运动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42.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促进了非洲经济空前发展
C.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力量
D.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3.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4.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45.
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
A. 农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族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46.
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
A.农战结合
B.对外开放
C.重商
D.海禁
47.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4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是
A.电的广泛使用
B.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D.化工技术的发展
49.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选择题(共5题)

50.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51.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52.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

53.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的速度水平推出。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54.It's rainy. I will not go to the park to fly a kite.

3.多选题(共7题)

55.
假如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你所看到情境是
A.国王住在高高耸立在山冈上并被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雅典正举行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一块陶片或贝壳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的分子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互相辩论的场面
D.乡间所有的成年人都步行进城,高高兴兴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56.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57.
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关于这两场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场革命都是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革命后建立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C.工人和士兵都是两次革命的参与者
D.两场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
58.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59.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答应美国将部分而不是全部从台湾撤军。***对此评论美国人正处在从猴子变人的进化过程中,“猴子变人还没有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由此可知,当时
A.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B.基辛格访华未取得任何成效
C.***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D.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正常
60.
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材料表明与会各国提倡
A.建立社会主义阵营
B.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
C.维护国家的独立
D.结成联盟反对霸权主义
61.
明朝中后期游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这一地区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C.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9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3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