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唐宋时期,中外的友好交往是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请回答:
(1)与材料一图中字母A、B所对应的当时的国家分别是哪两个?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2)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请回答:
(1)与材料一图中字母A、B所对应的当时的国家分别是哪两个?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2)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2)材料二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3)从材料三看,这种制度获益最大的是谁?后来,武则天为大力发展该制度,创立了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四和课本所学,概括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是什么?
(5)到宋朝科举制有怎样的发展?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
材料四: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材料一中“国家取士”主要通过什么选官制度?(2)材料二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3)从材料三看,这种制度获益最大的是谁?后来,武则天为大力发展该制度,创立了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四和课本所学,概括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是什么?
(5)到宋朝科举制有怎样的发展?
2.选择题- (共18题)
14.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
选项 | 四大保护领域 | 生活场景 |
① | 家庭保护 | 冬天放学天黑了,小丽的爸爸来接她。 |
② | 学校保护 | 学校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
③ | 社会保护 |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④ | 司法保护 | 抗日战争纪念馆,科技馆、国家博物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
15.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
选项 | 四大保护领域 | 生活场景 |
① | 家庭保护 | 冬天放学天黑了,小丽的爸爸来接她。 |
② | 学校保护 | 学校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
③ | 社会保护 |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④ | 司法保护 | 抗日战争纪念馆,科技馆、国家博物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
16.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朝代 地区 | 西汉(2年) | 西晋(280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 方 | 965 | 149 | 493 | 459 |
南 方 | 111 | 65 | 257 | 830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18.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A. 统一国家建立 B. 江南地区开发
C. 商品经济繁荣 D. 民族政权并立
A. 统一国家建立 B. 江南地区开发
C. 商品经济繁荣 D. 民族政权并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