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
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三 秦汉时期“三公”指三个高位官职。丞相为一人时,丞相是三公之一;丞相一分为三时,三个位置合称三公。三公无论怎么变化,皇帝助手的性质未变,有议政权,但无决策权。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机制,叫“三省制”。三省机关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材料四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陪审法庭除了是最高司法机关外还是最高监察机关,有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利。雅典公民也有相当大的监察权,官员在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
材料一 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
——(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
(1)据材料一,概括周朝职官的特点。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2)据材料二,“天下之变局”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材料三 秦汉时期“三公”指三个高位官职。丞相为一人时,丞相是三公之一;丞相一分为三时,三个位置合称三公。三公无论怎么变化,皇帝助手的性质未变,有议政权,但无决策权。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机制,叫“三省制”。三省机关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3)根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制如何继承了三公制?有何创新?材料四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陪审法庭除了是最高司法机关外还是最高监察机关,有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利。雅典公民也有相当大的监察权,官员在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
——(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4)根据材料四,指出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2.单选题- (共4题)
2.
波默罗伊等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写道:“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梭伦改革中能有效缓释“新贵”们“耿耿于怀”的措施有
①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废除债务奴隶制
①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废除债务奴隶制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3.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在
①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②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④外邦人也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①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②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④外邦人也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4.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
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
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
5.
罗马法内容广泛,既包含《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也包含皇帝敕令和元老院决议。其至罗马城市行政官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法律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
C.随意曲解法律的现象较普遍 | D.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