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亮吉(1746﹣1809年),乾隆55年进士,1793年在对黔地进行考察后写出了蕴含着人口论思想的《治平篇》,文中(他)指出,“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培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曰:移民开荒、轻徭薄赋、禁其浮靡、折其兼并、开仓赈民,如是而已。……此吾所以为治乎之民虑也。”但在“多子有福”的传统观念下,“其学说在当时及后世皆未尝有丝毫之影响,徒为今日历史上之资料而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亮吉、马尔萨斯人口论对当时中英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洪亮吉(1746﹣1809年),乾隆55年进士,1793年在对黔地进行考察后写出了蕴含着人口论思想的《治平篇》,文中(他)指出,“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培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曰:移民开荒、轻徭薄赋、禁其浮靡、折其兼并、开仓赈民,如是而已。……此吾所以为治乎之民虑也。”但在“多子有福”的传统观念下,“其学说在当时及后世皆未尝有丝毫之影响,徒为今日历史上之资料而已。”
——摘编自张荫麟《素痴集》等
材料二 马尔萨斯(1766﹣1834年),英国教士、大学教授。产业革命之后,英国的人口与贫困问题日益突出。1789年,马尔萨斯出版《人口论》,指出:“没有限制,人口是呈几何速率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术速率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只有自然原因(衰老、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和道德限制(包括杀婴、节育、晚婚)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措施,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重要性,其理论对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产生过影响,对这一理论的关注也引发了1801年英国全国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的实施,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摘编自张柏然《英汉百科知识辞典》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洪亮吉、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亮吉、马尔萨斯人口论对当时中英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征商和农商并征三种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颁布条文中有“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之规定,租调制以“一夫一妇计”……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地”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特别是“摊丁入地”因法律上先已宣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此即将舍地税人的制度彻底废除了。征商型变法,西汉的桑弘羊变法是其典型。盐铁官营……盐铁的生产和运销,一由国家包揽……古人云“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
材料二 典型的农商并征型变法,是王安石变法。在征农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贷谷于民,立息以偿”,……“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在征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征农、征商方面措施与材料一中同类措施的主要不同点。
有学者认为,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征商和农商并征三种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颁布条文中有“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之规定,租调制以“一夫一妇计”……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地”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特别是“摊丁入地”因法律上先已宣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此即将舍地税人的制度彻底废除了。征商型变法,西汉的桑弘羊变法是其典型。盐铁官营……盐铁的生产和运销,一由国家包揽……古人云“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
材料二 典型的农商并征型变法,是王安石变法。在征农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贷谷于民,立息以偿”,……“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在征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以上材料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征农型变法的演变趋势。如何理解“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征农、征商方面措施与材料一中同类措施的主要不同点。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梁启超随其师康有为并各省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此即著名的清末“公车上书”。从此开始了他鼓吹变法,高倡改革的政治活动。1896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西学书目表》等,为传播变法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当时知名的风云人物。1897年11月,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教学中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培养出蔡松坡等高材生。1898年,入京协助康有为等促成“百日维新”。7月3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玉澜堂召见梁启超,赏六品衔,令办译书局事务。8月26日,准梁启超奏,在上海设立编译学堂。其间,梁启超活跃非凡,显示了卓越的宣传和组织才能。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等地。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继续鼓吹变法维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为变法所进行的主要活动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梁启超的作用。
材料: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梁启超随其师康有为并各省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此即著名的清末“公车上书”。从此开始了他鼓吹变法,高倡改革的政治活动。1896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西学书目表》等,为传播变法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当时知名的风云人物。1897年11月,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教学中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培养出蔡松坡等高材生。1898年,入京协助康有为等促成“百日维新”。7月3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玉澜堂召见梁启超,赏六品衔,令办译书局事务。8月26日,准梁启超奏,在上海设立编译学堂。其间,梁启超活跃非凡,显示了卓越的宣传和组织才能。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等地。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继续鼓吹变法维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为变法所进行的主要活动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梁启超的作用。
4.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众两院开会决议,在西班牙现有内战状态存在期间,自本决议批准之日起,不得非法将武器、弹药或作战工具……输至西班牙或输至其他任何外国以便转运至西班牙或供西班牙敌对双方任何一方之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众两院开会决议,在西班牙现有内战状态存在期间,自本决议批准之日起,不得非法将武器、弹药或作战工具……输至西班牙或输至其他任何外国以便转运至西班牙或供西班牙敌对双方任何一方之用。
——引自1937年1月美国参众两院对西班牙禁运武器的联合决议
材料二 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摘自《大西洋宪章》
材料三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他们现在正对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引自《联合国家宣言》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英对德意法西斯侵略采取的对策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地位。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承”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传承”和“交流”,一纵一横,与“传承”相比,“交流”更应浓墨重彩。
材料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承”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传承”和“交流”,一纵一横,与“传承”相比,“交流”更应浓墨重彩。
——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7题)
6.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
B.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
C.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
7.
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阵营正式形成 |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
C.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外交 |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
8.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 |
B.劳资矛盾尖锐 |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
D.商品经济发达 |
9.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上述主张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
C.直接导致了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重的挑战 |
10.
近代江苏某书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布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从实质上反映了
A.外国商品具有竞争优势 |
B.民族工业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
C.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D.中国百姓收入提高,生活富裕 |
11.
从下列表格的信息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改革第1年 | 改革第5年 | 改革第10年 | 改革第14年 |
| 人均GDP | |||
中国(1978-1992) | 100 | 121 | 178 | 191 |
越南(1986-1999) | 100 | 110 | 149 | 179 |
俄罗斯(1990-2003) | 100 | 65 | 61 | 75 |
东欧各国(1990-2003) | 100 | 87 | 106 | 116 |
| 人类发展指数 | |||
中国(1978-1992) | 100 | 106 | 114 | 117 |
越南(1986-1999) | 100 | 107 | 116 | 123 |
俄罗斯(1990-2003) | 100 | 95 | 96 | 97 |
东欧各国(1990-2003) | 100 | 93 | 96 | 99 |
A.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不是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
B.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社会发展成败参半 |
C.经历社会动荡后的国家社会经济都进入寒冬 |
D.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