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4.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9.
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上海 | B.北平 | C.南京 | D.天津 |
10.
下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
②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 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
②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 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
A. 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B. 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 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 D.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 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B. 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 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 D.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
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C.863计划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4.
1271 年,有位17岁的青年离开祖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又返回到家乡。他的经历和见闻被人写成书,在欧洲广为流传,他是( )
A.哥伦布 | B.中臣镰足 |
C.马可·波罗 | D.伯利克里 |
15.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 B.发现了美洲大陆 |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