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选择题(共8题)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怪癖(pì) 蓦然(mò) 针灸(jiǔ) 量体裁衣(liáng)
B.狡黠(xiá) 脑髓(suǐ) 拘泥(ní) 襁褓(qiáng)
C.恣睢(zì)    鞭笞(chī) 下载(zài)处暑(chǔ)
D.滂沱(páng)徇私(xùn) 星宿(xù) 侮辱(wǔ)
2.
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课堂上,同学们围绕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辨论。
B.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C.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弛,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我坐在沙滩上,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这份安祥。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B.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新版火车票的“细节魅力”反映出铁路单位在服务上锐意创新的诚意和务实改进的智慧。
D.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降低了一倍。
5.
口语交际中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女士的回答妥当的一项是:( )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可以抽烟吗?”女士回答让两位男士都笑了,那位拿出烟的男士有把烟收来了。女士说了什么?
A.嗨,害人又害己啊!
B.看,这里写着“禁止吸烟”啊!
C.看来,你夫人还没把你管教好啊。
D.先生,您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好了。
6.
下列文学常识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经历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温庭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D.《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辛弃疾,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密州出猎是题目。
7.

如果一个犹太人看到另外一个犹太人在街边开了一家餐馆,他一般会考虑开宾馆、洗车行等等。这告诉我们理性参与竞争须(    )

8.

如果一个犹太人看到另外一个犹太人在街边开了一家餐馆,他一般会考虑开宾馆、洗车行等等。这告诉我们理性参与竞争须(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文言文阅读
【甲】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乙】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已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以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 ( 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
(1)会天大雨(_______)  (2)为天下唱。(_________)
(3)病人以利已故也。(_________) (4)衣无锦绣,公私富给。(_________)
【小题2】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_)
(2)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_________)
【小题3】甲文,陈涉分析当前的形式,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乙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印证了陈涉的这一论断。(用原文的话回答)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文中的陈涉和太宗各自怎样的品质?
陈涉:(_________________)    太宗:(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小题1】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
【小题2】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
【小题3】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4.情景默写(共1题)

11.
古诗词默写填空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3)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述自己在刘备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2.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丢掉什么总是不容易的。因为这需要觉悟、勇气、毅力。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真的需要我们会舍,才能得。
请以“一个让我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2)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班级、同学、老师的姓名。
(3)要有独创性,不许抄袭。
(4)可以不受提示语限制。
(5)字数在8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