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村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图片。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一图片写出我国宋代三项科技发明的具体名称。宋朝取得的科技成得益于宋朝的什么政策?
图二:
图三:
图四: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明朝时期哪一伟大的远航应用了材料一图三的发明?这远航有何意义?
材料二: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引发革新工艺技术的社会需要,推进科技发展,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家。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的科学家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著作的作者是?
材料三:见表《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 |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 | 公元前1世纪﹣400年 | 401年﹣100年 | 1000年﹣1500年 | 明清时期 | 19世纪 |
中国占比 | 50% | 62% | 71% | 58% | 30%以下 | 0.4% |
(4)依据材料三表格来看,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迅速下降。试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摄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矚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
(2)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材料二:

(3)请根据材料二图片,说出宋代的海路最远可以到达哪里?
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囯富强。”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具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政治制度的改革)
材料一:仔细想来,两千年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加强皇权专制为宗旨,结果就是使专制越来越深刻……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1)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什么制度?清雍正年间设立什么机构使君权进一步强化?。
(经济的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示内容。

(政策解读)
材料二:“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3)材料二体现了乾隆帝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束缚下,他实施了什么政策?
2.选择题- (共19题)
A.苏轼 | B.李清照 | C.关汉卿 | D.辛弃疾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