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寇准固请幸北城,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帝乃命进辇。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材料二:大宋皇帝致誓书于……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帝”“大宋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的“城”是哪里?所指事件结果如何?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一:寇准固请幸北城,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帝乃命进辇。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材料二:大宋皇帝致誓书于……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帝”“大宋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的“城”是哪里?所指事件结果如何?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2.选择题- (共11题)
6.
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 B.南北政权对峙 | C.民族政权并立 | D.战乱不息 |
8.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
B.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
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
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
10.
杨家将抗辽保宋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列关于宋辽关系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宋辽在澶州先战后议和
B. 寇准劝说无效,宋真宗拒绝前往澶州抗辽前线
C. 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D. 和议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期的和平
A. 宋辽在澶州先战后议和
B. 寇准劝说无效,宋真宗拒绝前往澶州抗辽前线
C. 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D. 和议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期的和平
11.
辽、北宋、西夏建立后,时战时和,关系错综复杂。下列有关辽、北宋、西夏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宋建立 ②元昊称帝 ③耶律阿保机称帝
④宋夏和议 ⑤澶渊之盟 ⑥澶州之战
①北宋建立 ②元昊称帝 ③耶律阿保机称帝
④宋夏和议 ⑤澶渊之盟 ⑥澶州之战
A.③①②⑥⑤④ | B.②①⑤⑥③④ | C.③①⑥⑤②④ | D.①②④⑥③⑤ |
12.
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辽河东行,来到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传说他们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契丹族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A.成吉思汗 | B.耶律阿保机 | C.元昊 | D.完颜阿骨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