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14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8

1.综合题(共2题)

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寇准固请幸北城,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帝乃命进辇。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材料二:大宋皇帝致誓书于……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帝”“大宋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的“城”是哪里?所指事件结果如何?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2.选择题(共11题)

3.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4.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A.西夏
B.契丹
C.党项
D.女真族
5.
史书上常提到的“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边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位于甘肃一带的榷场主要交易双方应该是(  )
A.辽和北宋B.唐与辽C.金与南宋D.北宋与西夏
6.
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不息
7.
契丹,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立起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B.西夏
C.辽D.金
8.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B.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9.
(题文)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德光B.完颜阿骨打C.元昊D.兀术
10.
杨家将抗辽保宋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列关于宋辽关系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宋辽在澶州先战后议和
B. 寇准劝说无效,宋真宗拒绝前往澶州抗辽前线
C. 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D. 和议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期的和平
11.
辽、北宋、西夏建立后,时战时和,关系错综复杂。下列有关辽、北宋、西夏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宋建立 ②元昊称帝 ③耶律阿保机称帝
④宋夏和议 ⑤澶渊之盟 ⑥澶州之战
A.③①②⑥⑤④B.②①⑤⑥③④C.③①⑥⑤②④D.①②④⑥③⑤
12.
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辽河东行,来到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传说他们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契丹族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A.成吉思汗B.耶律阿保机C.元昊D.完颜阿骨打
13.
(题文)由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党益民十年精心打造之力作《石羊里的西夏》(右图),是第一部全程演绎西夏历史解密西夏覆灭的长篇小说。西夏政权的都城是 (  )
A.兴庆府B.汴京
C.会宁D.临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