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1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 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藉,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材料二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 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2)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 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A地区在元朝时归哪个机构管辖?为加强对材料三中A地的管 辖,清政府除在当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4)材料三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乾隆时期面对该地区贵族的叛乱,采取 了怎样的措施?为加强对C地管理设置了什么官职?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意义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2.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材料三 (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3.

   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

材料三 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3)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简述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这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2.选择题(共15题)

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②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③将指南针传到欧洲的是阿拉伯人
④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小林在假期将中国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书籍进行分类,如果按学科领域分类,请问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资治通鉴》
B.《千金方》;《本草纲目》
C.《窦娥冤》;《牡丹亭》
D.《西游记》;《红楼梦》
6.
我国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开始于(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7.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8.
著名学者余秋雨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市民文化的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9.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D.南宋的会子
10.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句话中的“此城”指的是今天的(  )
A.西安B.北京C.杭州D.开封
11.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B.秦隋元C.秦元明D.隋元明
12.
夏鹏在网上搜到一篇文章,标题为“李自成起义军深得民心的政策分析”,你认为标题中的“政策”主要指的是(  )
A.苟富贵,勿相忘B.均田免赋
C.反清复明D.等贵贱,均贫富
13.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不同于以前的是(  )
A.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C.边疆危机D.少数民族的分裂、叛乱
14.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如下图所示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
B.
C.
D.
15.
明朝中后期以后,苏州等地方的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与以往时代的手工作坊相比,根本区别是(  )
A.生产规模扩大
B.技术分工更细
C.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
D.产品质量很高
16.
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
 
加强君权的措施
1
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
2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
17.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18.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