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回顾历史,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成。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凤哭宝剑。
材料二: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1)近代中国国门被轰开.材料一中直接涉及广东的是哪句?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深圳崛起的契机是什么?设立深圳特区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做出什么调整?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源于什么制度?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请说说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中将起到什么作用?请你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几点自己的构想。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成。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凤哭宝剑。
材料二: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并不是在同一个政治经济体制下运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更趋于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莫道明教授等
(注: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9+2”城市群)材料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请回答:(1)近代中国国门被轰开.材料一中直接涉及广东的是哪句?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深圳崛起的契机是什么?设立深圳特区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做出什么调整?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源于什么制度?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请说说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中将起到什么作用?请你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几点自己的构想。
2.
国际组织在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各国共赢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组织的成员国行为投射出其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经济机能失调引起的。具体地说,是保护主义关税、不公平经济竞争、获得原材料 的途径有限、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引起的。……美国出口工业界担心,如果不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来吸收产量激增的美国产品,出口工业就会衰退。……这样,在1942—1946年间,世界上便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来还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从2017年开始,美国以各种借口先后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并以退出为威胁,要求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材料四: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一哪怕是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
请回答:
(1)在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美国的独特做法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产量激增的美国产品”问题的?
(2)阅读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美国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什么变化?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结合上述几则材料,谈谈在当今世界局势下,中国应该怎么扮演自己的角色?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经济机能失调引起的。具体地说,是保护主义关税、不公平经济竞争、获得原材料 的途径有限、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引起的。……美国出口工业界担心,如果不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来吸收产量激增的美国产品,出口工业就会衰退。……这样,在1942—1946年间,世界上便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来还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注重强调国际制度.国际法的作用,坚持推动国际合作、全球的贸易自由化,倡导人权,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援助与人道主义干预,促进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成为了美国政策的主流。1991年美国通过联合国授权成功率领联军将科威特从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下解放出来;1995年在美国主持下,通过代顿协议和北约组织的介入解决了波黑多年的战乱;1997年美国在保护全球环境,遏制地球温室效应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材料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从2017年开始,美国以各种借口先后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并以退出为威胁,要求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材料四: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一哪怕是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
请回答:
(1)在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美国的独特做法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产量激增的美国产品”问题的?
(2)阅读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美国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什么变化?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结合上述几则材料,谈谈在当今世界局势下,中国应该怎么扮演自己的角色?
2.选择题- (共20题)
3.
《诸蕃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地理书籍,该书的作者赵汝适曾任职于泉州市舶司,据其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自东南亚至非洲,有16个国家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根据以上记载,赵汝适最有可能生活于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4.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5.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深层次地反映出
A.当时中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 |
B.当时的新青年追求民主和科学 |
C.当时的青年都对相对论和民约论特别感兴趣 |
D.近代中国兴起民主革命运动 |
6.
周建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中指出:“许多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逐步成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办公会,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直接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进而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表明
A.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 |
C.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D.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运动”期间 |
7.
历史学者徐中约曾说“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 )
A.工业技术 | B.有用的政治体制 |
C.对外开放思想 | D.民主共和思想 |
8.
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
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 |
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 |
C.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
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
9.
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
A.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 |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
10.
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应掌握的技能。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关于这次会战说法正确的是


A.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B.八路军在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 |
C.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 |
D.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
11.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初创时,只设有英文馆,学生十人。后又增设法文、俄文、天文、算学等专业。馆内课程既有三千多条的礼仪,也有外国教习讲的万国公法课,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逻辑,同时“基督文明”亦在校内被广泛宣扬。由此可知京师同文馆
A.打破经史之学垄断教育的传统 |
B.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 |
C.旨在培养具有大国意识的人才 |
D.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产物 |
13.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
B.预示着中美关系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
C.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
D.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 |
14.
“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A.控制人们思想 |
B.保存古代文化 |
C.提供道德规范 |
D.垄断教育文化 |
15.
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A.古希腊雅典城邦 | B.中世纪欧洲庄园 |
C.中古西欧的城市 | D.中世纪罗马教廷 |
16.
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
17.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是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
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
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
D.天主教会已经彻底崩溃 |
18.
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
B.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 |
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 |
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 |
19.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 年法国宪法规定:每年缴纳直接税收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来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这说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宪法( )
A.挟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 B.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
C.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
20.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明治维新 |
B.甲午战争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21.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
A.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 |
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C.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
D.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