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2题)
5.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是哪位皇帝下令开通的?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叫什么?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是哪位皇帝下令开通的?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叫什么?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二所描述的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开始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当下我国正在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
材料二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乘208艘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由于操劳过度,从东非返航到印度古里时,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对外贸易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2)材料二所描述的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开始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当下我国正在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列举题- (共3题)
7.
列举历史人物:
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创作“感天动地”的《窦娥冤》,成为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创作“感天动地”的《窦娥冤》,成为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9.
列举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共18题)
11.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内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 B.忽必烈 | C.完颜阿骨打 | D.耶律阿保机 |
13.
经典诵读蕴含丰富的历史资料与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世宋……太祖兴,国大明”中包含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作出突出贡献的朝代有( )
A.秦朝、隋朝、宋朝、明朝 | B.秦朝、隋朝、元朝 |
C.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 D.秦朝、宋朝、明朝、清朝 |
1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寇准 |
B.文天祥和寇准 |
C.文天祥和秦桧 |
D.岳飞和文天祥 |
16.
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玉树临风、帅气十足的陈尧咨陪辽国使者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将。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他:“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
A.文武并重的传统 | B.重武轻文的观念 | C.颜值和门第备受推崇 | D.重文轻武的传统 |
17.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上述两句话皆摘自于赵恒的《劝学诗》。诗中所描述的现象最早发生于( )
A.魏晋南北朝 | B.隋朝 | C.唐朝 | D.宋朝 |
18.
“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郑成功、岳飞 | B.戚继光、鉴真、张骞 |
C.玄奘、郑成功、戚继光 | D.郑和、岳飞、鉴真 |
19.
“除了腹里与吐蕃、畏兀儿外,全国共设十个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小明在学习此内容时,想更好地了解它在历史上的实行情况,那么他应该去查阅( )
A.《旧唐书》 | B.《新唐书》 |
C.《宋史》 | D.《元史》 |
20.
“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 B.它是由毕昇发明的 |
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 D.它属于胶泥印刷术 |
22.
2011年由CCTV记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已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的城市是( )
A.北京 | B.南京 | C.广州 | D.上海 |
23.
《郑和下西洋》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历史电视剧。下列情节可能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是


A.明太祖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 |
B.海外番国随郑和船队到达中国 |
C.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 |
D.郑和船队最远抵达地中海沿岸 |
25.
乾隆年间的苏州,据史料记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根据上述材料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清朝时苏州人口众多 |
B.清朝苏州商业繁荣 |
C.乾隆年间苏州地价上涨 |
D.乾隆年间苏州农业发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列举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