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他们害怕美国革命释放出来的“自由精神”会被贬低为一种“无法无天的放纵”。自由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有权来反对政府,自由的基础是服从政府。他们认为联邦必须拥有比目前更多的和更广泛的权力……建国后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有的人对赋予国会适当权力抱有一种过分的妒忌,这种妒忌可能摧毁而不是保卫我们的自由。
——摘编自(美)弗格森《美国革命史1763—1790》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联邦派为达到“所要保持的自由”所采取的重大举措。结合美国联邦宪法的内容,以国会为例简析其如何保障“中央和地方”的自由?
材料一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这样,平民中出现了小部分靠经商致富的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他们经济实力雄厚,但政治地位低下。在旧氏族贵族的专断统治下,他们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争取参政的权利。在旧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出于自己的利益,往往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历史1
材料二 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风时代是希腊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农业仍是希腊人赖以为生的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最好的财产形式……但手工业和商业在部分先进地区,如科林斯、雅典,已同农业完全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其突出表现是制陶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勃兴……此外,铁器冶炼与制造业、采矿业、造船业均有明显发展……希腊斯巴达、雅典等城邦的形成,雅典的梭伦改革等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古风时期。——周启迪《世界上古史》
材料三 无论是古典文献还是考古材料都少有关于手工业的记载,唯一有充分历史证据的手工业是雅典的制陶业,根据考古专家们的估算,即使在制陶业最兴盛时期,雅典从事制陶业的总人数也不超过200人。从社会的各个侧面看,希腊城邦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不少学者认为,梭伦代表了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这种说法缺乏可信的历史根据。梭伦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实际上主要是雅典的农业危机,其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废除所有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它同工商业并没有什么关系。梭伦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干的和湿的”(亚里士多德语,“湿的”即指橄榄油)收获,而不是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的收入。——黄洋《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概括材料一中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者对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学者黄洋对雅典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综上,专家学者们对梭伦改革背景的认识各不相同,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不同的?
2.单选题- (共18题)
A.基本满足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要求 |
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C.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 |
A.培育了选民的心智 |
B.防止了贵族的专权 |
C.损害了公民的品格 |
D.扩张了平民的权利 |
A.保留了大量旧俗 |
B.缺乏法制规范 |
C.演变为贵族政治 |
D.具有先天缺陷 |
A.重视城邦的公共利益 |
B.推崇人文主义精神 |
C.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 |
D.忽视历史的真实性 |
A.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
B.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 |
C.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 |
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
B.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
C.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 |
D.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A.保留了习惯法的随意性 |
B.以贵族利益为立法依归 |
C.主要处理经济利益关系 |
D.具有开放和实用的特性 |
A.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
B.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
C.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
D.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
A.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
B.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
C.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
D.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 |
A.各州之间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 |
B.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设置权力禁区 |
C.全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尊重与合作 |
A.联邦议会具有独立的立法权 |
B.注重保护容克贵族阶层的利益 |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 |
D.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拿破仑法典》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A.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 |
B.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 |
C.改变了中央的软弱无力 |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A.民主政治的缺失 |
B.军事实力的强大 |
C.历史传统的延续 |
D.对外扩张的企图 |
A.工业资产阶级还未崛起 |
B.责任制内阁仍不太成熟 |
C.内阁专横现象比较突出 |
D.政府工作得到社会承认 |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
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
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
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
B.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
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
D.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
3.选择题- (共2题)
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30℃)、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1).图2中的 X、Y、Z 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klx)时植物固定CO2的速率为{#blank#}1{#/blank#} mol•m﹣2•h﹣1,在此条件下若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blank#}2{#/blank#} (填“能”、“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blank#}3{#/blank#}
(2)分析图2可知,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blank#}4{#/blank#} .
(3)若比较图2中Z曲线的k、a两点,{#blank#}5{#/blank#} 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4)图2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blank#}6{#/blank#} ,对应图1中的光照强度为{#blank#}7{#/blank#} klx,根据图2中Z曲线的变化推测该植物未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blank#}8{#/blank#} 段.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