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元史》: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
(1)历史上称材料一中的“全盛日”为什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现象?当时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行业?
(3)元世祖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材料三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治国思想?
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元史》: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
(1)历史上称材料一中的“全盛日”为什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现象?当时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行业?
(3)元世祖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材料三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治国思想?
2.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
(2)写出这位将领的主要功绩。
材料三 2017年2月27日,“延平王神驾赴台巡境”活动在位于“郑成功祖地”的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郑成功庙前举行,此次是大陆郑成功神驾首次到台湾巡游会香。石井郑成功祖庙主委郑永芳介绍说,“郑成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英雄,是台湾民族尊崇的‘开台圣王’。”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爱国御辱、忠贞爱民、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成功精神,一直被海内外中华儿女所传承和纪念。
(3)郑成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郑成功“驱逐荷夷”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一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
(2)写出这位将领的主要功绩。
材料三 2017年2月27日,“延平王神驾赴台巡境”活动在位于“郑成功祖地”的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郑成功庙前举行,此次是大陆郑成功神驾首次到台湾巡游会香。石井郑成功祖庙主委郑永芳介绍说,“郑成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英雄,是台湾民族尊崇的‘开台圣王’。”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爱国御辱、忠贞爱民、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成功精神,一直被海内外中华儿女所传承和纪念。
(3)郑成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郑成功“驱逐荷夷”有何重大意义?
2.选择题- (共25题)
13.
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穌”,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19.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 B.造纸术 | C.印刷术 | D.火药 |
21.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
B.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25.
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 | B.《齐民要术》 | C.《本草纲目》 | D.《农政全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