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95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0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18世纪初期世界主要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比值示意图,其中阿姆斯特丹为荷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为法国城市,纽卡斯尔为英国城市。

图2,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单位:克(白银)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题观点正确,阐释须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代,随正式遣唐使来过十三批日本留学生,每批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二三十人,有的留学数年。甚至留学二三十年。在贞现年间,“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唐朝规定。各国来华留学生必须在鸿胪寺进行学籍登记。鸿胪寺根据有关规定,供给学生衣被粮料。提供居所。学成期满的留学生,由鸿胪寺造册呈报,送其归国。留学生南渊清安等在“大化改新”中,仿照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在中央设二宫、八省,在地方设国寺和郡司。日本建主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的文教政策,设立大学寮。穿唐服、打马球、下国棋、吟唐诗、摹绘唐画、饮茶、食唐式点心。唐风大为盛行。

——摘編自《唐代智学生教育的兴盛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招收13名学生赴日求学,拉开了留日的序幕。日本为中国学生的到来创办了许多特殊学校,一些名校也开始接纳中国学生。留日生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自费多、经济条件有限。专业以法政、陆军、师范为主,“速成科占67%,进入大学者仅1%”。在留日运动步入高潮时。清政府开始了新致,修律立宪、官制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次第举行。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欧美学生多学船政、驾驶、机械、海军等专业,20世纪初,重点又转向理工等专业。赴欧美留学多采取考试方式选拔,留学费用较有保障,据统计,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1年即有3名中国学生获博士学位住,6名学生获硕士学位。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留日与留欧美学生在学业上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完善了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明确规定,凡是社会需要而国家又不能办的事业,都允许私人办理。与此同时,政府明确指出,那些过去服务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诸如高级消费品工业,迷信品工业,投机商业等,是没有前途的,应该转业。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困扰,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使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1951年同1950年相比,全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户数增长了11%,职工人数增长了11.4%,总产值增长了39%。各地市场日益活跃,商品成交额增加。
——陈文斌等《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1年中国共产党完善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的积极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的中立事实上是不能持久的。破坏美国中立的是英国、德国,以及威尔逊政府自己。中立期间,美国为协约国提供贷款达23亿美元,而德国仅得到2700万美元。如此的中立遭到了德国的反对,德国决心打断美国的中立贸易、办法是用潜艇击沉英美商船。
1916年底,美国政府作了第三次调停尝试。1917年1月2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表明美国允许帮助重建和平。但世界要按威尔逊主义重新塑造,而不让交战国的任何一方来主宰。
1月31日。德国宣布,次日起德国潜艇将不加警告就击沉在英国水域的所有船只,不论是敌国的,还是中立国的。2月末,英国截获密报,德国将帮助墨西哥“通过征服”收复1846年失去的领土。
——摘端自《美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改变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外交政策改变的影响。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约翰·洛克在1689年出版的《政府论》中强调:“亚当并不是基于父亲身份的自然权利或上帝的明白赐予,享有对于他的儿女的那种权威或对于世界的统辖权。统治者要想从亚当的个人统辖权和父权为一切权力的根源的说法中得到任何好处,或从中取得丝毫权威,就成为不可能了。”他指出:国家或政治社会是基于人们的同意而建立的,但是,人们并没有把所有的自然权利都放弃,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人们并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如果“最高权力”侵犯人们没有转让的自然权利,人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包括用武力推翻他。他的“不可转让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的传播就很广泛,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反映和确认了这一原则。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约翰·洛克的国家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约翰·洛克的国家思想。

3.单选题(共5题)

6.
梭伦改革后,雅典对为城邦做出重大贡献的外邦人授予公民权,但外邦人享受公民权的人数很少,而且授予程序也相当复杂。这主要是由于
A.外邦人经济地位低下
B.城邦是排他性的公民集体
C.城邦政治被贵族控制
D.公民权取得依赖于个人贡献
7.
中法战争爆发前,驻法公使曾纪泽指出:“法越之事,虽强邻蓄意已久,然实由吾华示弱太甚酝酿而成。”一旦法国得手,“各国之乘诞于他处者势将接踵而起”。当时,这一认识
A.表现了清军的好战精神
B.分析了屈辱外交的危害
C.描绘了法国的侵华方案
D.批评了军队的怯战行为
8.
下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艺术家创作的漫画,题为:“马歇尔化国家的关系”。该漫画意在指出马歇尔计划
A.对共产主义遏制终将失败
B.加剧了冷战下欧洲的对立
C.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
D.使西欧国家丧失了自主性
9.
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闵浙沿海骚扰,明将剿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10.
随着海外市场对蚕丝的需求日益扩大,咸、同之际,珠江三角洲掀起了“废稻树桑”的高潮。材料现象说明
A.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B.农民的收入出现增长
C.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D.商品化农业开始出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