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猹(chá) 纪弦(xuán) 晶莹(yíng) 忿忿然(fèn) |
B.髀(bì) 藻荇(xìng) 幽邃(shuì) 泰然处之(chǔ) |
C.廿(niàn) 娴熟(xián) 烙印(lào) 五行缺土(háng) |
D.黛(dài) 矜持(jīn) 深湛(zhàn) 光彩熠熠(yì)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功成名就 潸然泪下 世外桃园 劫后余生 |
B.耿耿于怀 难以捉摸 风度偏偏 慷慨激昂 |
C.稍纵即逝 得天独厚 梦寐以求 不言而喻 |
D.悬崖绝璧 瞬息万变 矢志不移 辛苦恣睢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埃博拉”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
B.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
C.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曲,这就是重庆的夜…… |
B.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掺和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D.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凉气。 |
5.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④③①② |
7.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苏东坡”。 |
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是我国目前存诗最多的诗人。 |
C.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散文《岳阳楼记》千古流传。 |
D.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尊他为“诗仙”。 |
2.诗歌鉴赏- (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其中“渔家傲”是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其中“渔家傲”是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小题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小题6】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B.实是欲界之仙都 |
C.若脱笼之鹄 |
D.乃记之而去 |
A.五色交辉(辉映) 晓雾将歇(散尽) |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跳) |
C.四时俱备(季节)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
D.猿鸟乱鸣(此起彼伏) 古来共谈(赞赏,赞叹) |
A.这篇山水小品,仅用六十八个字,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 |
B.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是南宋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 |
C.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是书信的意思。 |
D.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小题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小题6】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小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小题2】选出对“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小题3】选出对本文段中中年闰土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小题4】选出在本段中没有运用到的描写方法( )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小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寒噤:因惊讶而感到心寒 |
B.厚障壁:深深的隔阂 |
C.迟疑:有一点点怀疑 |
D.折了本:亏损,赔了本钱 |
A.“欢喜”的是见到了少年时代亲密的朋友。 |
B.“凄凉”的是自己的好友马上就要离去,恐怕今后无缘再见。 |
C.“欢喜”和“凄凉”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寓意深刻。 |
D.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闰土那高兴而又悲伤的矛盾心理,是传神之笔。 |
A.他称“我”母亲为“老太太”,表现了他有意讨好“我”母亲。 |
B.他称自己少年时的好友为“老爷”,说明了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 |
C.从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景况非常不好,他是当时下层人民形象的缩影。 |
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他精神上的麻木。 |
A.对话描写 | B.肖像描写 |
C.环境描写 | D.动作描写 |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