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 柏杨《中国人史纲》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图,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
(2)依据材料二回答,宋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依据所学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业”与当时的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 柏杨《中国人史纲》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图,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
(2)依据材料二回答,宋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依据所学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业”与当时的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在上述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
材料二(单位:万人)

(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它们反映了宋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材料一

(1)请在上述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
材料二(单位:万人)

(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它们反映了宋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处理与A地区民族的关系的?
(2)图二中元朝政府针对A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有何意义?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处理与A地区民族的关系的?
(2)图二中元朝政府针对A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有何意义?
2.选择题- (共13题)
4.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傍晚)。”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细致 |
B.市民生活丰富 |
C.民间艺术精湛 |
D.边境贸易繁荣 |
6.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宋元时期的历史史实,如“澶渊之盟”、“蒙古兴起”、“宋金对峙、“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等,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 D.中外友好交往和冲突并存 |
9.
历史文献《蒙古秘史》记载,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 B.元世祖 | C.阿保机 | D.元吴 |
11.
著名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的繁盛期。”下列各项成就中不能说明宋朝是“创新的繁盛期”的是( )
A.发明雕版印刷术 | B.发明活字印刷术 |
C.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 D.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
12.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以下内容前后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农业科学著作一《农政全书》 | B.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
C.药物学巨著一《本草纲目》 | D.史学巨著—《红楼梦》 |
15.
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①②③ | B.②④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