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正式生)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8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材料二:第5表:死者的财产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
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

——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3.
论述题
材料:中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目前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50%,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主要的大国关系之一。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可谓一波三折。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这是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两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心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呵护。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事实表明,中美两个大国,“和则共荣,斗则俱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结合史实,论证材料中作者观点的合理性。(要求:提炼作者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单选题(共28题)

4.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是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实现的。下列措施中,属于梭伦改革的是
A.根据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D.实行“陶片放逐法”
5.
梭伦改革后,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6.
下列哪一项不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
A.削弱氏族贵族势力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7.
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
A.梭伦时代
B.西塞罗时代
C.伯利克里时代
D.克里斯提尼时代
8.
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A.民主制必须是完全自由的
B.民主泛滥造成社会混乱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社会彻底实现了民主
9.
雅典公民大会辩论时,发言人不能一次提出两个问题或讨论两件无关联的事,不能就同一问题发言两次,不能诽谤谩骂他人,不能打断他人讲话,不能攻击议会主席。这些规定
A.降低了公民大会的工作效率
B.保证了大会运行的基本秩序
C.限制了雅典公民的参政热情
D.违背了雅典民主的基本原则
10.
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着很大缺陷。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参政权B.妇女可以参政
C.奴隶也有公民权D.在雅典居住的外邦人有公民权
11.
下列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B.适应了当时商贸发展的要求
C.使广大奴隶获得了政治权利
D.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12.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这体现了罗马法
A. 反对婚姻自由
B. 保护弱势群体
C. 维持公序良俗
D. 引导公正理性
13.
古罗马某法律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一)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二)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人;(三)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四)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法律是
A.自然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4.
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始于“光荣革命”后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C.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5.
下列有关“光荣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意味着国王权力被全部剥夺
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C.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发动者是托利党人和辉格党人
16.
沃尔波尔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在于
A.提出了1787年宪法
B.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C.促使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D.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度的发展
17.
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香港租借的时间到期
B.“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
C.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8.
2001年,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平等互利
B.不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C.和平共处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
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A.孙中山
B.***
C.周恩来
D.邓小平
21.
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
22.
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法
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3.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美国不再支持“台独”
B.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了“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24.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中国领导人所要的是,美国担保不会与克林姆林宫合作实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所要的是,想知道中国是否可能与美国合作,对付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攻势。据此判断,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缓和的原因是
A.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B.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D.苏联在地缘政治上威胁中美两国的利益
25.
我国的外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政策,我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其他国家的政策
B.美国对华态度
C.国家利益
D.国家实力变化
2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中苏矛盾,整个六十年代里,苏联军队在中苏、中蒙边境向中国进行挑衅事件达11000余起,中国政府和人民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究其根源,在于
A.苏联追随美国反华B.中苏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根本差异
C.苏联领导人的更替D.中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27.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间的关系
28.
下列事件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有
①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中英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9.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亚非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30.
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31.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4.选择题(共2题)

3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 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 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2A.求:

3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与乙物体的功率P相比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