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7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前期,南北经济都得到较大发展。但是随着唐中期的安史之乱,以及之后的藩镇割据,北方经济和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北民大量南迁,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江南经济在和平环境中得以持续发展,经济重心也发生转移,长江流域日渐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繁荣地区。

——摘编自钱乐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根据材料,指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
(2)小史认为:“唐朝中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书目计量表。

——摘编自伯淳《中华传统科学四大发现与四大学科》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医学直到今天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其思想观念深深打上中国古代文化的烙印。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念构建起来的关于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体系,中医学不仅保留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还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独树一帜。中药的毒副作用一般都要明显小于西药。

——摘编自王小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特色的渊源》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四大学科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图中频次最高学科的代表巨著,并说明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认为,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二世而亡。汉、唐、宋沿袭丞相制度,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丞相,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国家大事由皇帝总揽,来的稳当,因此废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明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措施。
措施
内容
八股取士
科举以八股文取士,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应试写文章之人不得有个人见解,文章不得联系现实。
文字狱
从文字作品中穿凿附会,任意罗织罪名,广泛株连,严酷处罚。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废除丞相制度的朝代,并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思想文化专制的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主题。并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22题)

4.
赞誉岳飞的诗句是
A.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
D.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5.
下图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了蒙古
B.建立了元朝
C.统一了全国
D.创立行省制
6.
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地区是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蒙古
7.
“隋 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 ,明朝船队下西洋。”材料中横线处对应的朝代是
A.汉 唐
B.唐 元
C.唐 清
D.元 清
8.
小华同学撰写的宋代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开封、庙会、瓦子、勾栏。他研究的内容是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灿烂的宋词文化
C.兴盛的海外贸易
D.先进的农业技术
9.
“大师西去悲难禁,毕昇功德世长流。”材料中历史人物的“功德”是指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制作指南针
D.编写《资治通鉴》
10.
我国历史上建立全国性统一王朝的两个少数民族是
①突厥
②畏兀儿
③蒙古族
④满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北宋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B.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C.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设立锦衣卫镇压官民
12.
下图纪录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使
A.辽宋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B.辽宋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
C.宋夏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D.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
13.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的文学名著是
A.
B.
C.
D.
14.
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全面和集中体现中国戏曲精华的“国剧”是
A.南戏
B.昆曲
C.秦腔
D.京剧
15.
“这一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材料叙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16.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是一次
A.远渡弘佛
B.远征侵扰
C.远航壮举
D.远行求知
17.
下图对联赞颂的是
A.文天祥
B.陆秀夫
C.辛弃疾
D.戚继光
18.
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巨著是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9.
以下有关明朝北京城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北京城是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B.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C.宫城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D.北京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20.
下图所示工程,其作用是
A.促进南北交流
B.防御蒙古南扰
C.增强国家实力
D.实现民族团结
21.
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亡于
A.政治腐败
B.民族矛盾
C.外敌入侵
D.农民起义
22.
下图是清朝耕地面积变化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廷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政府积极兴修水利
C.百姓努力改进种植技术
D.农作物新品种引进
23.
“郑成功以赶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材料中“殖民者”是指
A.英国
B.沙俄
C.荷兰
D.葡萄牙
24.
明朝为使地方权力分散,取消行中书省,设立
A.都护府
B.都元帅府
C.三司
D.五军都督府
25.
“由于朱元璋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反元起义军领袖。这支起义军在他的领导下,先后消灭各地群雄,最终统一全国。”材料反映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A.历史机遇
B.个人能力
C.贤臣辅佐
D.群雄势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