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个盟约?
(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和宋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个盟约?
(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和宋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 材料二中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 “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 材料二中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 “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选择题- (共7题)
8.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出现繁盛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高度发展 ③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高度发展 ③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