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7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3

1.判断题(共3题)

1.
生活在隋唐之际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2.
某历史教材一课中,有“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子目。该课的课题应该是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3.
“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材料表明了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2.综合题(共3题)

4.
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在传统科学领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仍有其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常年跋涉在外采集药物,搜集民间药方,常常是…………他查阅了800多种书籍,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不朽的药物学巨著。
材料二  “该书共3卷18篇,全书文学简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书中还配有123幅生动插图,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这部书17世纪末传到日本,20世纪时作为著名的科学经典著作被介绍到很多国家。
材料三: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水利……等12类,基本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写成的“不朽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该书”指的是哪一本书?其作者是谁?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什么?
(3)材料三描述专著的作者是谁?为何专著?
(4)古代科学家的成功人生对你有什么启示?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钢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6.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3.选择题(共12题)

7.
《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的寓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A.隋末农民起义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澶渊之盟
8.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
9.
小林看到一位人物的传记中写道:“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及书法家......”文中的“他”是(  )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
10.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为《窦娥冤》的一位是(  )
A.王实甫B.关汉卿C.白朴D.马致远
11.
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的那些事儿》吸引了千万读者。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这一部作品中的是
A.锦衣卫刑讯逼供任意杀人
B.读书人激扬文字,思想活跃
C.郑和下西洋
D.回族与汉族人民相处融洽
12.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13.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符合他生活时代特征的是
A.废除丞相,皇权强化B.经济繁盛,危机四伏
C.外邦朝拜,天朝上国D.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14.
下列各项中,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5.
“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这首诗是歌颂(   )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D.左宗棠收复新疆
1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17.
明太祖授权下列哪一机构兼营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
A.内阁B.六部C.布政使司D.锦衣卫
18.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西域都护D.驻藏大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