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首个世界上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被端上餐桌。(将“首个”移至“获批”前) |
B.在西班牙东南部省阿尔梅利亚的海滩上有一只搁浅的小海豚被人们发现,然而却因为游客好奇争相和它合影,导致了它的死亡的原因。(删去“的原因”) |
C.广州白云机场“海天走廊”16日正式启用,成为不少国内外感知广州的“第一站”。(在“国内外”后面加上“旅客”) |
D.《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不但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而且数量在增加,展现着大国的经济实力。(将“展现”改为“显示”)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7题)
3.
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
B.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
C.诗歌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
D.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 |
4.
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题2】既然“此中有真意”,诗人为何又“欲辨已忘言”呢?
【小题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题2】既然“此中有真意”,诗人为何又“欲辨已忘言”呢?
【小题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出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
5.
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小题1】说说以下加点词在诗中的深刻含义。
(1)东风不与周郎便
(2)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1】说说以下加点词在诗中的深刻含义。
(1)东风不与周郎便
(2)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
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
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
6.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半卷红旗临易水
【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半卷红旗临易水
【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
B.全诗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衬托了悲壮的英雄气概。 |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前句从听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半句从视觉上表现边塞风光的秀美。 |
D.尾联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宛然在目,表现了主将不惜为国捐躯的志气。 |
7.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题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
【小题1】品析下列诗句。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题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
B.“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茫茫无际的境界。 |
C.“星河欲转千帆舞”,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奠定了基调。 |
D.“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殷切赞美。 |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4.名著阅读-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7道)
名著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