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3.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什么相关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什么相关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
2.选择题- (共17题)
17.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
C.军机大臣接替垂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18.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与冲突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
D.戚继光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