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材料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时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
(2)材料二中明朝“政洽制度”和清朝“中央中枢机构”的重大改组分别指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清时期进行政冶制度改革的共同目的。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材料二中提到“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2)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材料四中乾隆皇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
(3)根据上述材料,总结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有何借鉴?
材料一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贴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贴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图,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则天对科举制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二,归纳宋朝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朝“注重文教事业”相关的政治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你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2.选择题- (共15题)
A.台湾及附属岛屿 |
B.南海诸岛 |
C.海南岛 |
D.库页岛 |
手比头高
陈兆庆
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小孩子一样管着我!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待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我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作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在他的眼中我看到有泪花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