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
A:_____ ; B:_____;C:_____。
(2)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______;b. ______ ;c._________。
(3)如上图所示,你认为北宋是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说出你的理由。

(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
A:_____ ; B:_____;C:_____。
(2)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______;b. ______ ;c._________。
(3)如上图所示,你认为北宋是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说出你的理由。
2.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2.选择题- (共15题)
3.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B.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
C.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
6.
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 B.南北政权对峙 | C.民族政权并立 | D.战乱不息 |
7.
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知识有( )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 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 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8.
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 B.礼乐文明的确立 |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 | D.农牧文化的交融 |
13.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A. 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