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展和社会变化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39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7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比谜更看不清的宋代,比词更幽婉的宋代,比画更迷乱的时代,像我们年轻时一样的宋代,那是个可爱的时代,穿过时间的河流去寻找曾经的梦呓,那是个颠簸的时代,穿过空间的阻隔去找寻曾经的知己,那是个美轮美奂的时代,乘着想象的翅膀找寻我们的影子
——《穿越宋代》
材料二锣鼓声中,数十只老虎奔腾跳跃,之后恢宏仪仗鱼贯而出,文武百官揖手而至,黄罗伞盖之下,锦绣宫娥款款而行,颔首挺胸,百媚千娇,身穿玄黄团龙袍、头戴通天冠的大宋皇帝率领百官虔诚叩拜,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春节期间宋城景区推出的大型民俗表演“猛虎开年”,游客们可以再次在新年目睹宋代皇宫仪典。另外,新版《宋城千古情》《燕青打擂》《招财进宝》等各种好戏连台,游客们可以邀上亲朋好友、三五知己,穿上古装,在宋城找寻千年以前的风俗。
请完成:
(1)如果我们来到宋代乡村,你将会发现农民的文化生活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当时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2)宋代城市生活繁荣,如果你要体验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你选择哪里?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
——《泰州地方志》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
(5)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简答题(共1题)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3.选择题(共13题)

7.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C.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9.
如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造船技术 D. 活字印刷术
10.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中书省
C. 行省制
D. 尚书省
11.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2.
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3.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4.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15.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16.
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
A. 唐朝后期 B. 五代 C. 北宋 D. 南宋
17.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实行行省制度
18.
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9.
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

4.填空题(共4题)

20.
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
21.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其中最优秀的是_____,代表作为《窦娥冤》
22.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的通史巨著。
23.
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    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    、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