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隋朝统一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和唐代诗人皮日休分别对隋朝哪一开创措施进行了评述?
材料二:

(2)观察上图,判断此统一王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中央集权国家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然可观的典章制度,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多出现于统一时期,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以至于经济重心多在首都。……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周期性发展过程。
材料一: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政绩来看,他完成了统一大业,取得了开皇治世的繁荣局面,从工作作风来看,他酷爱工作,在国家事务的舞台上,都处处留下了他勤奋的足迹,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 “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孙中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代皮日休 |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隋朝统一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和唐代诗人皮日休分别对隋朝哪一开创措施进行了评述?
材料二:

(2)观察上图,判断此统一王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中央集权国家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然可观的典章制度,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多出现于统一时期,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以至于经济重心多在首都。……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周期性发展过程。
——田余庆《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是如何改动的?对皇权有何影响?
材料二:本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变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蓬密者入直络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后,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材料三:



(3)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是如何改动的?对皇权有何影响?
材料二:本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变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蓬密者入直络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后,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2)材料二所示,雍正年间设置的中央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承旨诸臣”有何职责?材料三:



(3)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选择题- (共15题)
6.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 B.市舶司 | C.宣政院 | D.理藩院 |
8.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 )
A.重文轻武![]() | B.冗兵冗费![]() | C.削弱相权 | D.积贫积弱 |
10.
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使用曲辕犁耕地 |
B.与曹雪芹共进午餐 |
C.使用筒车灌溉 |
D.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
11.
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
C.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
12.
2019年6月,屠呦呦研究团队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A.《天工开物》 |
B.《农政全书》 |
C.《红楼梦》 |
D.《本草纲目》 |
13.
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 朝代 | 相关史实 |
A | 元朝 | 设立宣政院 |
B | 清朝 |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
C | 清朝 | 设置驻藏大臣 |
D | 清朝 | 设立台湾府 |
A.A |
B.B |
C.C |
D.D |
14.
学完清朝史实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清朝的读书人简直没法活了,稍不留神,就因为写的诗或文章触犯皇帝而被抓起来。”他评论的是清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废除还相 |
B.文字狱 |
C.八股取士 |
D.禁书毁书 |
16.
如下图是晚清沈蓉圃参照《京腔十三绝》,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绘制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此图内容反映的“国粹”艺术是( )


A.元曲 | B.昆曲 | C.杂剧 | D.京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