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3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1

1.综合题(共3题)

1.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元朝为管辖西藏和琉球(今台湾)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2)1662年收回台湾的将领是谁?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管理?
(3)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运河两端:A (地名)B 运河四段:C D E F
(4)列举明朝两部著名的关于农业与工艺科技方面的著作名称。
2.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西藏佛教规定,达赖和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的选择,实行掣签制度。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说:“还在宋朝时,人们见到胡服、听到胡语都还感到奇怪,而到元朝,百年之间,全国各地人们的起居、饮食、语言、所用器物均大抵相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对处理民族关系持怎样的态度?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他采取了什么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藏有效管辖的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说明元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出现了变化?元朝出现的哪一个新的民族就是最好的例证?
3.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贯穿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元朝、明朝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

唐朝中央集权制度    元朝中央集权制度 明朝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图三与图一、图二大不相同,是因为明朝哪位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办公地?这一机构在谁统治时期设立?它的设立有何影响?
(3)为巩固统治,元朝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共13题)

4.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把辽、宋、夏、金、元作为历史一个历史阶段,其特征是
A.统一封建国家初步建立和发展
B.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经济重心南移,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
5.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致力革除武将专权的积弊。他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分封诸子为王
C.赋予禁军将领发兵之权
D.发动陈桥驿兵变
6.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列正确反映北宋时期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7.
在某一历史情景剧中,王小华同学扮演的是宋朝皇帝御驾亲征亲临澶州城,他扮演的皇帝应该是
A.宋高宗
B.宗太祖
C.宋真宗
D.宋太宗
8.
观察下表,造成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A.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
B.海外农作物开始引进
C.满洲贵族不断汉化
D.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9.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清朝早期曾经侵略我国的国家有
①日本
②美国
③荷兰
④沙俄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1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致力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样
D.郑成功
11.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新生产关系的萌发
12.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3.
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因其《南山集》中言语的尖锐锋芒而锒铛入狱,与其有文字交往的方苞也因作序而罹罪。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禁书毁书
C.好大喜功
D.提倡言论自由
14.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明朝此举是为了
A.获得海外奇珍
B.开辟世界航路
C.“示中国富强”
D.征服沿岸国家
15.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被处死后,朱元璋罢黜丞相之位,并规定后世之君不得再立丞相。这一做法起到的作用是
A.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加强了中外交往
C.推进了锁国政策的实施
D.加强了君主权力
16.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B.中外交往C.民族团结D.抵抗侵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