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等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远近民人观看者,无不肃然懔畏。
——摘自《林则徐选集》
材料二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族从1840年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获得的胜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题最终打了个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是任何说教、任何精神财富都不可比拟的。
——摘编自金一南《浴血荣光》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并说明两者性质有何相似之处?(2)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角度看,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关联?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中,汇聚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选择题- (共13题)
5.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
A.开放五口通商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C.创办经济特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6.
《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文章中最早刊登于《人民日报》的是( )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B.《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
C.《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 |
D.《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
7.
1950年,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后,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
A.抗美援朝 | B.进军西藏 | C.挺进大别山 | D.发动三大战役 |
12.
“和约在德国引起的深刻不满,一开始便暴露了这个和约的脆弱性,这种不满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对希特勒的崛起发挥了作用。”材料中的“和约”是指( )
A.《凡尔赛和约》 | B.《慕尼黑协定》 | C.《北大西洋公约》 | D.《欧洲联盟条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