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2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2

1.连线题(共1题)

1.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2.综合题(共2题)

2.
翻开历史,我们发现:交流开放促进国家发展,闭关自守导致国运衰落。请结合所学中外交往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三:15世纪初,明朝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到之处,郑和及其随行人员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来到中国。

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大型船队,也销声匿迹了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联系史实写出两位唐朝对外交往的使者。   
(2)宋代有许多大商港,请依据材料二图,写出其中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和促进海外贸易兴盛的项技术发明。   
(3)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是什么?郑和下西洋有什么重要意义?   
(4)依据上述材料,概况影响我国古代的海外贸易由兴盛到衰落的主要因素。
3.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请你依据要求结合所学,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民族交往)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根据图一,图二,归纳古代民族交往的两种方式。
(2)(边疆管理)元朝、清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们统治时期,都设置了机构,加强对边疆的管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善下表的填写。
 
元朝
清朝
东南
设置①________,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北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城军政事务。
设置②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西南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
设置③____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捍卫主权)根据以下图片信息提示,写出明清时期我国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重大历史事件。
 
(4)通过以上探究,请你谈读对巩固统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3.选择题(共12题)

4.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这要是因为(   )
A.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B.岳飞组建了岳家军
C.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D.岳飞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
5.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明朝B.统一蒙古C.统一中国D.建立元朝
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党项族B.女真族C.蒙古族D.回族
7.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多次提到“东京”“勾栏、瓦舍”等,由此判定,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发生在(   )
A.唐朝B.元朝C.明朝D.宋朝
8.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
A.苏轼B.汤显祖C.马致远D.关汉卿
9.
宋朝民间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钉”。这反映了宋朝的社会特点是(   )
A.文化专制B.经济繁荣C.强化皇权D.重文轻武
10.
毛主席诗词中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宋祖”是指(   )
A.朱元璋B.赵匡胤C.忽必烈D.元昊
11.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人中原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其主要原因是(   )
A.起义军英勇作战B.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C.起义军军纪严明D.建立了大顺政权
12.
在清朝前期,出现了晋商和徽商等大商帮,这些大商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B.城市的繁荣C.交通的发达D.人口的增长
13.
明朝实行“八股取土”、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
A.加强思想控制B.宣传儒家思想C.鼓励文人参政D.发展文化教育
14.
之所以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因为它(   )
A.篇幅很长,共120回B.贴近生活,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C.思想性强,艺术性高D.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人物多达700多人
15.
下图的艺术形象出自于有“国剧”之称的某剧种,它是清朝时期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而形成的。这一剧种指的是(   ) 
A.散曲B.京剧C.南戏D.元杂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