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2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1: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文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王安石
材料2: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是爱资哈尔清真寺,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校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宋朝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结合史实,指出王安石对教育进行了怎样的改革?(6分)
(2)依据材料2,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6分)
(3)以上两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3.
历史上许多改革都注重移风易俗,甚至以此作为改革的象征。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实行全盘汉化;日本明治政府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实行全盘西化。
请回答:(10分)
(1)孝文帝实行全盘汉化和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全盘西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归纳说明为什么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8分)
(2)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西化措施使日本传统文化濒于崩溃。针对在改革中要不要移风易俗的争论,谈谈你的观点。(2分)

2.单选题(共26题)

4.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A. 推翻了君主制,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 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5.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土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是推动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6.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掀起者,他的宗教观点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其宗教观点反映了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
B.其宗教观点用宗教语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主张
C.其宗教观点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的新主张
D.其宗教观点从根本上触犯了德国封建集团的利益
7.
“因信称义”中“义”的含义是(  )
A.指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B.指被教皇免罪
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D.通过赎罪券信仰教皇
8.
(题文)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后
9.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10.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1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设立陪审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2.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13.
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4.
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①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巩固了北魏政权
④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
关于马木路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据统治地位 ②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③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势力被消灭 ④18世纪末,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使埃及社会更加动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17.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18.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提高军队战斗力D.优化人才选拔方式
19.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①解放思想
②建立社团
③兴办学堂
④创办报刊
⑤提倡女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1.
日本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
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  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    ④强化天皇专制制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2.
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和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阿里真正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优越性
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的认识是肤浅的
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其目的在于推行民主制度
23.
阿里改革的性质是(  )
A.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改革
B.一次成功的富国强兵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C.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
D.一次失败的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4.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  )
A.先秘密后公开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C.缓慢而谨慎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
25.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中,正确的是(  )
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发展B.因战乱,对外贸易萎缩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
26.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给日本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影响有(  )
①农民更加贫困,生活更加困苦
②某些生产和经营生丝、茶叶等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增长
③某些大名开始进行自强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27.
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A.保甲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
28.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9.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故秦的强盛是必然的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3.选择题(共19题)

30.第30届伦敦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晚20:12(伦敦当地时间)开幕,但广州观众则要在28日凌晨4:12才能看到开幕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1.第30届伦敦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晚20:12(伦敦当地时间)开幕,但广州观众则要在28日凌晨4:12才能看到开幕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2.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33.

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34.

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35.

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36.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    )    

37.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    )    

38.

作文:

       近日,一组《一个馒头的诞生》图片在网上走红。这组图片拍摄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桂香园食堂卢水建师傅凌晨做馒头的全过程。这组图片打动了众多网友,更让人感动的是,该校10年来馒头一直没涨价,1元钱4个,从2003年一直卖到现在。馒头虽然便宜,但分量却十足,每个馒头都会由卢师傅亲自过称,不能低于80克。

       阅读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39.

作文:

       近日,一组《一个馒头的诞生》图片在网上走红。这组图片拍摄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桂香园食堂卢水建师傅凌晨做馒头的全过程。这组图片打动了众多网友,更让人感动的是,该校10年来馒头一直没涨价,1元钱4个,从2003年一直卖到现在。馒头虽然便宜,但分量却十足,每个馒头都会由卢师傅亲自过称,不能低于80克。

       阅读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40.

下列国家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    )  

41.“茅台酒越存越香,越存越值钱。”50年的茅台酒市场价格近万元,而80年的茅台酒堪称“液体黄金”,比原价翻了一万多倍。由此看来,茅台酒的价格是由(    )
42.

下列各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  

43.

下图是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这四个省区的简称正确的是(    )

44.

成功需把“Impossible不可能”变成“I’m possible!我能”,启示我们具备的良好品质是(     )

45.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颁给在当代科技有重大突破,或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                   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

46.

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    (    )  

4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主要目的是    (  )  

4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主要目的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