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265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指什么?
(2)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7题)

2.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3.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 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B.程序的复杂性
C.公民集体参政D.决策的科学性
4.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
B.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
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D.安定外来移民的需要
5.
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
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
C.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D.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6.
2010年5月11日,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成为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 )
A.英国国民选举B.他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C.国王直接任命D.前任首相推荐
7.
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 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 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 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8.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9.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直接参政议政。近代英国不是全体英国公民都参加议会,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政议政。造成这种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后者
A.并非小国寡民
B.国王统而不治
C.民主程度更高
D.民主具有阶级性
10.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语)……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他评价的是
A.德国B.中华民国C.美国D.法国
11.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12.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3.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 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 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15.
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里,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中国人遭受了重大的灾难,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最恶劣的是(  )
A.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实施细菌战和使用化学武器
B.侵占我国大片国土,严重破坏了我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C.导致中国经济面临崩溃
D.扼杀中国近代化进程
16.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里的“转折点”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18.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选择题(共1题)

19.如图表示数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某种群在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后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