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2.综合题- (共2题)
3.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根据下列诗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洁酒,何处不闻乐。”
(1)盛世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请依据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材料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宋朝百姓不以从军为荣与当时的什么政策有关?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这句诗的作者是谁?1561年,他率军英勇作战取得了什么战役的胜利?我们如何评价他的丰功伟绩?
4.
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为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二中“抵御外侵,缔结条约”和“亲征朔漠,善治蒙古”分别指的是康熙帝所做的什么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材料一: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有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因林;兴文重教,编撰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
(1)材料一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为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二中“抵御外侵,缔结条约”和“亲征朔漠,善治蒙古”分别指的是康熙帝所做的什么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3.选择题- (共10题)
8.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
10.
江西抚州是中国古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故里,一直以来抚州市大力弘扬包括汤显祖戏剧在内的中华戏剧文化。下列关于中华戏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
B.孔尚任的《长生殿》是昆曲的传世之作之一 |
C.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
D.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