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拘泥/泥淖 劲旅/苍劲深沉 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
B.徘徊/洄游 契约/锲而不舍 以身殉职/徇私枉法 |
C.仆射/射猎 树荫/荫庇后代 长吁短叹/气喘吁吁 |
D.侵蚀/吞噬 玷污/拈轻怕重 剑拔弩张/驽钝不堪 |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的一项是【 】
A.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
B.想不到他监守自盗、偷天换日,真是不拘小节。 |
C.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
D.笔画的长短笔顺的先后,都必须精益求精才能不出错。 |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 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 的斗争,谱写了 的壮丽史诗。
A.就 义不容辞 坚苦卓绝 气壮山河 |
B.就 义无反顾 艰苦卓绝 气吞山河 |
C.还 义不容辞 坚苦卓绝 气壮山河 |
D.还 义无反顾 艰苦卓绝 气吞山河 |
5.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行善贵在坚持。 。 。 。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是善行;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也是善行。
①殊不知,行善就在身边,贵在坚持
②生活中,有的人因善小而不屑为,有的因善要常为而不能为,有的人因善要付出而不愿为
③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A.③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2.诗歌鉴赏- (共1题)
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③艰难,皆出人力,不夺②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⑤所言,可以自鉴。’
【注】:①世子:即太子。②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③夺:抢占。④黎庶:百姓。⑤傅说:人名,商王时名相。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小题3】语段(一)中一“善”字力透纸背,形神尽现,试分析其妙处。
【小题4】劝谏和教育都是一种艺术,邹忌和太宗各是如何劝谏齐王和教育儿子的?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③艰难,皆出人力,不夺②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⑤所言,可以自鉴。’
【注】:①世子:即太子。②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③夺:抢占。④黎庶:百姓。⑤傅说:人名,商王时名相。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无可进者 |
B.间: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
C.朝: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
D.方: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小题3】语段(一)中一“善”字力透纸背,形神尽现,试分析其妙处。
【小题4】劝谏和教育都是一种艺术,邹忌和太宗各是如何劝谏齐王和教育儿子的?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墙角的父爱
①帮老乡大将搬家。在整理一堆旧书籍的时候,大将蹲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
②大将打开的是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日常开支,一笔一笔,清晰到一块钱的早餐,三块钱的午餐。稍后,大将给我讲了关于他和父亲的一段往事。
③大将的家在徐州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徐州火车站附近打短工,难得回家一次。大将考上西安的一所大学时,父亲从银行取出一包钱,一张一张沾着口水数,数了一次又一次。
④大一的时候,大将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整晚耗在校外的网吧里。他虽然感觉到有些虚度光阴,但身边的同学们都差不多,不是打球,就是看电影,或者上网打游戏,大将也就释然了。
⑤国庆节的时候,室友们组织去K歌,去酒吧,还去洗了桑拿。从家里带来的两千块钱,到十月底就没有了。
⑥大将给妈妈打电话,说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带来的钱花完了。
⑦第三天下午,西安突然降温,正在宿舍里和同学打牌的大将接到电话,说校门口有人找他。大将跑到校门口,看到了父亲。五十多岁的父亲,像个七十岁的老人,老态龙钟,一脸的疲惫,身上背着一床棉絮。大将把父亲带入校园里,才小声问他:“你怎么来了,我给妈留了账号,你把钱打入那个卡上就行了。你跑这么远,还背着这个东西,又辛苦,又浪费钱。”
⑧父亲讨好地对他笑着,说:“听你妈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怎么样了,好了没?要吃好点,照顾好自己,你不用担心生活费,只要你能吃出好身体,学出好成绩,就是再多的生活费,你爸也掏得起。天冷了,这是你妈妈用自己种的棉花给你做的棉胎。”大将嗫嚅着说:“已经……好了……”
⑨在通往教学楼的路上,父亲说:“看到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把生活费给你,我就回去。不影响你。”大将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钱,正想说带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住,父亲又说了,“再有两个月就放寒假了吧?我这次给你带了三千块,你刚生病,要吃好点,把身子养壮点,才能有精力上好学。”父亲止住脚步,“你回去吧!”
⑩大将知道父亲的脾气,就不再说什么。他走出不远,回头的时候,发现父亲还站在原地,朝他挥手。他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每次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学校,都是这个场景,泪就溢满了眼睛。
干瘪的钱包终于鼓了起来,一周不见的魔兽又在呼唤大将。晚饭过后,大将又去了校外的网吧。五个小时的凶猛厮杀之后,大将要回宿舍了。和往常一样,他又来到了校外的一棵大榕树下,从那儿翻墙进校。
就在他翻上墙头的那一刻,他的心一下子疼了起来!昏黄的路灯,照着他的父亲,他偎在那个墙角,身下垫着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破纸箱。此刻,他正把身上的棉衣裹了又裹,而自己高中时围过的围巾,紧紧地缠在父亲头上。
大将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哭了好一会儿,大将又接着说:“后来我妈告诉我说,我爸听说我病了,就不顾一切地要来看我,买不到座位票,又舍不得买卧铺,站了二十多个小时来到西安。为了省下住宿的钱,在我们学校的墙角下蹲了一夜……我在电话这头就哭,在妈妈告诉我之前,我一直装作不知道。因为我知道父亲的固执,我那时就是叫醒他,他也会坚持着在那里。我悄悄回了宿舍,可我的心里却一直疼着,想到他裹紧衣服的动作,我就心疼。我连夜把所有的关于游戏的账号全部删掉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进过网吧,再也不浪费一分钱。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准备了这个记账本,开始把以前落下的学业一点点补回来。”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他命不好,没有享受生活的福气。经过那件事情,我才知道,不是他没有福,而是他习惯了把一切享受给予他儿子……他从十七岁开始在那个冰库做事,一直做到去年春天。”大将说不下去了。
我知道,大将的父亲于去年春天去世了,给大将留下了三十七万元的存款。大将的父亲是许多贫困父亲的缩影,深沉而又无私的爱。所幸的是,他的孩子看到了墙角的父亲,而我知道,还有很多孩子想不到,也看不到墙角里的爱。
(作者:李玉,有删改)
【小题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小题2】分析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3】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五十多岁的父亲,像个七十岁的老人,老态龙钟,一脸的疲惫,身上背着一床棉絮。
(2)他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每次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学校,都是这个场景,泪就溢满了眼睛。(“溢满”一词流露出大将心中怎样的情感?)
【小题4】文章题目“墙角里的父爱”有何妙处?
①帮老乡大将搬家。在整理一堆旧书籍的时候,大将蹲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
②大将打开的是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日常开支,一笔一笔,清晰到一块钱的早餐,三块钱的午餐。稍后,大将给我讲了关于他和父亲的一段往事。
③大将的家在徐州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徐州火车站附近打短工,难得回家一次。大将考上西安的一所大学时,父亲从银行取出一包钱,一张一张沾着口水数,数了一次又一次。
④大一的时候,大将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整晚耗在校外的网吧里。他虽然感觉到有些虚度光阴,但身边的同学们都差不多,不是打球,就是看电影,或者上网打游戏,大将也就释然了。
⑤国庆节的时候,室友们组织去K歌,去酒吧,还去洗了桑拿。从家里带来的两千块钱,到十月底就没有了。
⑥大将给妈妈打电话,说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带来的钱花完了。
⑦第三天下午,西安突然降温,正在宿舍里和同学打牌的大将接到电话,说校门口有人找他。大将跑到校门口,看到了父亲。五十多岁的父亲,像个七十岁的老人,老态龙钟,一脸的疲惫,身上背着一床棉絮。大将把父亲带入校园里,才小声问他:“你怎么来了,我给妈留了账号,你把钱打入那个卡上就行了。你跑这么远,还背着这个东西,又辛苦,又浪费钱。”
⑧父亲讨好地对他笑着,说:“听你妈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怎么样了,好了没?要吃好点,照顾好自己,你不用担心生活费,只要你能吃出好身体,学出好成绩,就是再多的生活费,你爸也掏得起。天冷了,这是你妈妈用自己种的棉花给你做的棉胎。”大将嗫嚅着说:“已经……好了……”
⑨在通往教学楼的路上,父亲说:“看到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把生活费给你,我就回去。不影响你。”大将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钱,正想说带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住,父亲又说了,“再有两个月就放寒假了吧?我这次给你带了三千块,你刚生病,要吃好点,把身子养壮点,才能有精力上好学。”父亲止住脚步,“你回去吧!”
⑩大将知道父亲的脾气,就不再说什么。他走出不远,回头的时候,发现父亲还站在原地,朝他挥手。他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每次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学校,都是这个场景,泪就溢满了眼睛。






(作者:李玉,有删改)
【小题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小题2】分析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3】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五十多岁的父亲,像个七十岁的老人,老态龙钟,一脸的疲惫,身上背着一床棉絮。
(2)他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每次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学校,都是这个场景,泪就溢满了眼睛。(“溢满”一词流露出大将心中怎样的情感?)
【小题4】文章题目“墙角里的父爱”有何妙处?
9.
成为最好的自己
①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②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呢?
③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目标是指路明灯。没有目标,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虽然他的听觉不断丧失,但他始终未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坚持自己的目标,所以在耳聋后依然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乐章;而如今社会上有一些年轻人,今天想干这个,明天又脑瓜一热有了新的打算。他们总是一时冲动,却从未真正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喜好。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他们很难朝着一个方向持久的努力,要想取得成功,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见,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④要做感兴趣和有激情的事。()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对该领域有激情时,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发挥出所有的潜力。这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得到成功。
⑤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欢的工作——担任首席微软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此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
⑥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我们要把抽象的大目标简化成实际的小目标,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及时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⑦美国作家威谦•福克纳说过:“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今天胜于昨天,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主张?
【小题3】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请从A、B两个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第④段中的( )处的论据,并简述理由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②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呢?
③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目标是指路明灯。没有目标,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虽然他的听觉不断丧失,但他始终未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坚持自己的目标,所以在耳聋后依然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乐章;而如今社会上有一些年轻人,今天想干这个,明天又脑瓜一热有了新的打算。他们总是一时冲动,却从未真正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喜好。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他们很难朝着一个方向持久的努力,要想取得成功,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见,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④要做感兴趣和有激情的事。()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对该领域有激情时,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发挥出所有的潜力。这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得到成功。
⑤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欢的工作——担任首席微软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此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
⑥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我们要把抽象的大目标简化成实际的小目标,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及时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⑦美国作家威谦•福克纳说过:“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今天胜于昨天,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主张?
【小题3】第

【小题4】请从A、B两个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第④段中的( )处的论据,并简述理由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0.
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了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手机强大的使用功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并增添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为此,我区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的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调查组同学提供的表格,请你提取信息概括表格内容,并由此写出结论。
中学生使用手机频率调查表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调查组同学从网上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针对每则材料提出相应建议,以减少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材料一】 有研究显示,每天使用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超过1小时,就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受到影响,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材料二】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愤然离席。对此,有网友开玩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材料三】 有些家长为了接送孩子方便或在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及时与孩子保持联系,于是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结果,有些孩子自控力差,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影响了听讲,以致学习成绩下降。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这次调查活动的调查报告拟一个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了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手机强大的使用功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并增添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为此,我区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的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调查组同学提供的表格,请你提取信息概括表格内容,并由此写出结论。
中学生使用手机频率调查表
使用年级 使用时间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每天使用两小时以上 | 27% | 29% | 11% |
每天使用一小时左右 | 35% | 38% | 30% |
每天使用半小时以内 | 38% | 33% | 46% |
除周末平时从不使用 | 0 | 0 | 13% |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调查组同学从网上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针对每则材料提出相应建议,以减少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材料一】 有研究显示,每天使用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超过1小时,就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受到影响,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材料二】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愤然离席。对此,有网友开玩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材料三】 有些家长为了接送孩子方便或在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及时与孩子保持联系,于是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结果,有些孩子自控力差,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影响了听讲,以致学习成绩下降。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这次调查活动的调查报告拟一个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11.
任选一题作文。
⑴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经典咏流传”,我们重新理解了清代才子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苔”的精神,虽然自身微小,也能像牡丹那样勇敢地绽放。
要求:①以“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春天,我们得到春花,但我们无法同时拥有秋果;在秋天,我们拥有秋果,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春花。得,我们一时无法得到所有;失,我们也不可能一时失去全部。
得与失,是人生的两只翅膀,左边是得,右边是失,人生就是在得与失中找到平衡,得以飞翔。
如果人生全是得,或全是失,那我们的人生仅有一支翅膀。仅有一只翅膀的人生,跟没有翅膀一样,都是飞不起来的。得与失乃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⑴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经典咏流传”,我们重新理解了清代才子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苔”的精神,虽然自身微小,也能像牡丹那样勇敢地绽放。
要求:①以“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春天,我们得到春花,但我们无法同时拥有秋果;在秋天,我们拥有秋果,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春花。得,我们一时无法得到所有;失,我们也不可能一时失去全部。
得与失,是人生的两只翅膀,左边是得,右边是失,人生就是在得与失中找到平衡,得以飞翔。
如果人生全是得,或全是失,那我们的人生仅有一支翅膀。仅有一只翅膀的人生,跟没有翅膀一样,都是飞不起来的。得与失乃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