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为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图二: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今天是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她已走过了九十八年的光辉历程。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3)根据以上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图一: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为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图二: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今天是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她已走过了九十八年的光辉历程。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3)根据以上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俄国仍然是个内陆国家,与外界接触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沙皇的专制統治下,盛行农奴制,既无贸易也无工厂,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俄国的第一个熔铁炉安装于1636年,而西欧早在1443年就有了。这导致了俄国军事力量薄弱,対加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极为不利。
(2)根据材料二写出哪一社会阶层推动了俄国1861年改革?
(3)根据材料三回答,苏维埃政府为巩固政权实施了哪一政策?
(4)材料四説明了什么?
材料一 17世纪时,俄国仍然是个内陆国家,与外界接触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沙皇的专制統治下,盛行农奴制,既无贸易也无工厂,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俄国的第一个熔铁炉安装于1636年,而西欧早在1443年就有了。这导致了俄国军事力量薄弱,対加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极为不利。
——选自《图解欧洲文明史》
材料二 反农奴制斗争在俄国平民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平民知识分子在思想方面表达了农奴的利益和愿望。他们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最终迫使沙皇政府让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和改革宣言,宣布废除农奴制。——选自《世界通史姓近代卷》
材料 三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需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恶劣的粮食状况也激起工人的严重不满,彼得格勒的一些工厂举行集会和罢工,苏维埃政权的形势十分危急。于是,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些措施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选自《历史》必修2
材料四 苏联大事记简表1941年10月 | 莫斯科保卫战 |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1942年1月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一员 |
1942年7月至 1943年2月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
1945年2月 | 参加雅尔塔会议 | 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
1945年5月 | 苏军攻克柏林 | 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
1945年7月 | 参加波茨坦会议 | 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选自《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时俄国的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二写出哪一社会阶层推动了俄国1861年改革?
(3)根据材料三回答,苏维埃政府为巩固政权实施了哪一政策?
(4)材料四説明了什么?
3.
城市是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意大利中部的阿诺河畔,有一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鲜花之城”佛罗伦萨。从14世纪开始。佛罗伦萨的豪商巨贾,竟相招引来自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越的创作条件,并极力推崇他们的作品。这个城市哺育了但丁、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众多文学艺术巨匠,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的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1851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由1个增加到13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到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到70%。
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被污染的生活供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直到19世纪的后半叶,城市仍然是危险的地区,死亡率通常超过出生率,只是从乡村源源不断涌入的人口维持着城市的繁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便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感想。
材料一 在意大利中部的阿诺河畔,有一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鲜花之城”佛罗伦萨。从14世纪开始。佛罗伦萨的豪商巨贾,竟相招引来自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越的创作条件,并极力推崇他们的作品。这个城市哺育了但丁、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众多文学艺术巨匠,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选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的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1851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由1个增加到13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到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到70%。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后,电灯的发明使域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城市中还出现了有轨电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取代了曾经最常见的马车,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被污染的生活供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直到19世纪的后半叶,城市仍然是危险的地区,死亡率通常超过出生率,只是从乡村源源不断涌入的人口维持着城市的繁荣。
——选自《简明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与哪一运动有关?(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便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感想。
4.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了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1933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调整,恢复银行信用,有效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1933年,通过《社会保障法》,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图二;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机构;1933年,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地方资源养护队,专门在各地从事植树造林与防汛工作;建立农业调整署,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1935年,建立重新安置署,向最贫穷的农民提供直接帮助;建立工程进度管理署,雇佣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大批公路、铁路、桥梁、体育馆、学校、医院等。
(1)以上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概括罗斯福政府摆脱危机的两种具体方式?

图一: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了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1933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调整,恢复银行信用,有效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1933年,通过《社会保障法》,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图二;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机构;1933年,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地方资源养护队,专门在各地从事植树造林与防汛工作;建立农业调整署,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1935年,建立重新安置署,向最贫穷的农民提供直接帮助;建立工程进度管理署,雇佣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大批公路、铁路、桥梁、体育馆、学校、医院等。
(1)以上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
B.第二手资料 |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概括罗斯福政府摆脱危机的两种具体方式?
2.选择题- (共14题)
5.
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
B.科学技术发达 |
C.对外贸易繁盛 |
D.军事实力强大 |
6.
下图是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述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开展革命事业的重要保障。将下列军队名称的序号与相应历史时期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①渡江战役中的人民解放军
②长征中的红军
③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①渡江战役中的人民解放军
②长征中的红军
③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A.①—a②—b③—c |
B.①—a②—c③—b |
C.①—b②—c③—a |
D.①—c②—a③—b |
9.
1980年5月,邓小平对安徽的包产到户予以肯定和支持,他对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生产方式评价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上述材料中“发明”指的是
A.一五计划 |
B.三大改造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全面 |
B.思想落后 |
C.传播广泛 |
D.影响深远 |
11.
下图展示的是《古兰经》中的一页。上面包括漂亮的阿拉伯字母书法以及金色的叶子,正是这些金色的叶子制成了如同艺术品的珍贵手稿。上述材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的宗教是


A.道教 |
B.佛教 |
C.基督教 |
D.伊斯兰教 |
12.
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A.古希腊城邦 |
B.古罗马城邦 |
C.中古西欧庄园 |
D.中古日本庄园 |
14.
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技术自主思想,鼓励团队精神,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试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
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 |
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 |
C.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 |
D.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 |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
B.攻占巴士底狱 |
C.凡尔登战役 |
D.诺曼底登陆 |
16.
16世纪后,拉丁美洲成为欧洲殖民者掠夺的对象,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拉丁美洲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将下列图片与拉丁美洲相关的史实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玻利瓦尔在战斗中 b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 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玻利瓦尔在战斗中 b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 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acb |
B.bac |
C.cab |
D.cba |
17.
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抗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