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第一节技术进步和唐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唐代江南农具的改造…各类农具作用和牛耕工具种类已经颇为齐备,例如江东犁(注:一说为曲辕犁,因出现于江南地区得名)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巳配套,如秧马“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技术进步和宋代航运业的发展。
第五节技术进步和唐宋治全、制造业的成就与局限。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一节技术进步和唐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唐代江南农具的改造…各类农具作用和牛耕工具种类已经颇为齐备,例如江东犁(注:一说为曲辕犁,因出现于江南地区得名)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巳配套,如秧马“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技术进步和宋代航运业的发展。
第五节技术进步和唐宋治全、制造业的成就与局限。
——摘编自郑学檬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57年,乾隆帝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致滋事”为由,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口,(全国)仅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史称“一口通商”。
(2)面对“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外国商人会侵扰沿海)”的局面,小历认为,清朝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你同意此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1757年,乾隆帝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致滋事”为由,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口,(全国)仅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史称“一口通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词典》
(1)材料中“一口通商”措施印证了清朝对外采取什么政策?(2)面对“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外国商人会侵扰沿海)”的局面,小历认为,清朝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你同意此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他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他的应对措施(地方与中央措施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清朝治理西藏的具体做法。
(3)观察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清文化专制的具体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
材料一: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他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五世达赖于清顺治九年,接受清廷的册封。五世达赖死后,清廷以安定西藏为由,派大臣驻守西藏…雍正五年,清廷明定驻藏大臣制度;乾隆十五年,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西藏重要政务必须由达赖喇嘛与清廷驻藏大臣合议,才能作成决定。——摘编自《360百科清朝治藏历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他的应对措施(地方与中央措施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清朝治理西藏的具体做法。
(3)观察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清文化专制的具体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4题)
4.
关于宋元都市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瓦子”“勾栏”是宋代都市商业娱乐场所 |
B.北宋统治者严格限制市民夜间出行购物 |
C.北宋和元代的都城分别位于洛阳和大都 |
D.宋代人们在元宵节的习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
11.
后世纪念岳飞的大型庙宇多称“岳王庙”,广泛分布于中国许多地方。对此合理解释是
A.北宋对岳飞军功的褒奖 |
B.岳飞在北方地区抵抗蒙古骑兵 |
C.南宋时岳飞在中原称王 |
D.岳飞精忠报国被后世经久传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