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1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选择题(共25题)

1.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议和政策
C.重文轻武
D.杯酒释兵权
2.
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农业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湖区的圩田、山区的梯田面积不断扩大B.原产越南的占城稻,在这一时期引进并得到推广
C.玉米和棉花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D.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农耕技术,边疆地区农业得到发展
3.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宋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南北朝时期流芳千古的书画艺术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宋元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了。”这里说的“城市”是
A.长安
B.洛阳
C.元大都
D.临安
5.
课外活动小组将举办“我最喜爱的古代名将”故事会,洋洋最喜欢南宋抗金名将,因此,到时他会为大家讲述的人物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文天祥
6.
“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A.建立了元朝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统一了蒙古各部
7.
“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测,行省的设置
A.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C.不利于地区间的交流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
金朝统治末年,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力斗争,腐蚀着政权的大厦,外部面对着强劲的____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_____”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蒙古
9.
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10.
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隋朝
11.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12.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3.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感慨吗?(   )
A.文天祥宁死不屈B.秦桧谋害岳飞
C.王彦抗金D.卫青抗击匈奴
14.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5.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河北曲阳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16.
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
A. 长江流域 B. 太湖流域 C. 黄河流域 D. 珠江流域
17.
“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
A. 商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18.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B. 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C. 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 D. 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
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20.
明朝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活动和措施有
①兵部统管军队调动
②派郑和出使西洋
③营建并迁都北京
④设立东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22.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23.
《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加强君权,巩固统治B.废丞相,设三司
C.设置三省六部制D.创立殿试制度
24.
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了(  )
A.印度洋西海岸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D.苏门答腊和爪哇
25.
明朝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