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
废丞相,设三司;
罢中书,分六部;
设内阁,权强化。
材料四:如下图: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写出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些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
①“废丞相……分六部”:________。②设立军机处:________。
(4)材料二、四时期,我国对西藏和台湾都加强了管辖,请分别填写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①西藏:__________、 。②台湾:_________、 。
(5)以上材料和问题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
废丞相,设三司;
罢中书,分六部;
设内阁,权强化。
材料四:如下图: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写出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些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
①“废丞相……分六部”:________。②设立军机处:________。
(4)材料二、四时期,我国对西藏和台湾都加强了管辖,请分别填写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①西藏:__________、 。②台湾:_________、 。
(5)以上材料和问题说明了什么?
2.
黄河流域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回答问题。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3.
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
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
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2.选择题- (共15题)
4.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
B.议和政策 |
C.重文轻武 |
D.杯酒释兵权 |
5.
“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测,行省的设置
A.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
C.不利于地区间的交流 |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9.
“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郑成功、岳飞 | B.戚继光、鉴真、张骞 |
C.玄奘、郑成功、戚继光 | D.郑和、岳飞、鉴真 |
10.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
14.
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
17.
2017年下半年,全国人民将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今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判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判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