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别,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料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一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别,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摘编自南家《诸藩态》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困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摘编白《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的科技成就,它为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文化繁荣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料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1)指出材料一中的工程名称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及其修筑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京城核心区域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评价明朝北京城。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有何感想?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
材料二 明长城示意图。
材料三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1)指出材料一中的工程名称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及其修筑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京城核心区域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评价明朝北京城。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有何感想?
3.
材料论述。
材料:十五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种极为壮观的远航,充分证明了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中国的造船枝术和航海能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企及的,达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鼎峰。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材料:十五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种极为壮观的远航,充分证明了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中国的造船枝术和航海能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企及的,达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鼎峰。
——摘编自李约品《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中的“远航”指的是什么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选择题- (共22题)
16.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变化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1661年 | 5493576 |
1685年 | 6078430 |
1724年 | 6837914 |
1766年 | 7414495 |
A.商业的兴盛 |
B.推行垦荒政策 |
C.手工业发展 |
D.土地兼并严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