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三点)
(5)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三点)
(5)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2.
世界博览会是一个世界性、非贸易性的大规模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的超大型活动载体,2010年的世博会将在“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国举办。
(1)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这些发明各出现在什么时期?并举出一件“四大发明”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2)你认为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何重大意义?
(1)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这些发明各出现在什么时期?并举出一件“四大发明”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2)你认为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何重大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答出两点)
2.选择题- (共19题)
10.
(2016·湖南永州·3)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据上表可知( )

据上表可知(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
12.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统一蒙古 ②定都大都
③灭亡南宋 ④创立行省制
①统一蒙古 ②定都大都
③灭亡南宋 ④创立行省制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13.
“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20.
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
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
21.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话中“贵国”指的是:( )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