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终宋无强臣之患”。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的立国者。
——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
材料二: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出三项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2)据材料二,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并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如此创新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由于元代西藏被正式纳入元朝版图和元朝对西藏的具体施政以及西藏和祖国内地之间官员、僧人、商贾的相互来往,进一步推动了西藏和内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科技的全面交流发展,共同促进和繁荣了包括了藏族、蒙古族在内的统一的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元代内地的建筑技术、造船技术、陶瓷工艺、雕版印刷技术及器材等科技文化相继传入西藏,对藏族的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元朝统治西藏:万里雪域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材料二:清朝取代明代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使西藏在中国版图最后确定,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西藏自身也在这200多年的安定中,发展了自己的经济文化,在西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莫定了西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清朝时期,西藏与内地的交往更加紧密,大批藏僧进京城学习、供职、主持寺庙法事等,把藏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带入中原。同时内地的大臣、军队驻扎西藏,汉族商人入藏贸易等都为藏汉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藏在线·清朝时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元朝管辖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名称,指出元朝有效管辖的历史影响。(2)结合课本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清朝取代明代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使西藏在中国版图最后确定”。
(3)元朝与清朝对西藏有效管辖,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暄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追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沦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9题)
A.元朝的战争频繁 | B.元朝的交通便捷 |
C.元朝的商业繁荣 | D.元朝的农业发展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A.当时赵姓人口最多 | B.编者姓赵 | C.赵姓起源很早 | D.宋代皇帝姓赵 |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
B.隋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
C.唐朝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
A. 设立军机处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置厂卫机构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
C.军机大臣接替垂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3.填空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