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0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0

1.综合题(共3题)

1.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冤》

 

信息二:


(1)根据信息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
(2)信息二中四幅图片内容应该分别出于自哪部小说?
(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棣敕令篡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

材料二: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三: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1)材料提到的“四书”“五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著作?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四书”“五经”的共同意图是什么?
(2)为加强管辖元朝实行什么制度?这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发展,形成哪一个新民族?
(3)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今西藏和台湾事务?1727年,清朝设置哪一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辖西藏?
(4)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材料二: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三:


(1)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各国“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表格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3)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 ;②七下西洋:
③明代抗倭: ;④收复台湾:

2.选择题(共22题)

4.
海上丝绸之路沟通海内外,促进了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西汉B.唐朝C.南宋D.元朝
5.
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文化”图片展览,下列人物应该入选“宋元篇”的是( )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6.
现代社会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依然在流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圆形方孔前
B.唐开元通宝
C.北宋交子
D.汉朝五铢钱
7.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C.D.
8.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①元明清馆
②隋唐五代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9.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10.
古今中外,维护国家统一为历代政府所重视,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
A.西藏B.东北C.新疆D.台湾
11.
“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造船技术的先进B.中外之间的交流C.宗教之间的沟通D.科学水平的提高
12.
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应收录于宋应星的(  )
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三国演义》D.《天工开物》
13.
当人们去北京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A.紫禁城B.皇城C.内城D.外城
14.
七年级李明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废除丞相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15.
下图的人物建立了明朝,采取措施强化了君主专制,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三司机构
③迁都北京
④废除行中书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
公元1553年,获得了在中国澳门暂时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7.
清朝前期,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的快速增长
B.天然植被的破坏
C.官场的腐败
D.高额的地租
18.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艺术,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京剧形成于(  )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19.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置军机处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锦衣卫
20.
“杀牛羊,备酒浆,备了酒浆迎闯王”,闯王李自成在起义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A.均田免赋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打土豪,分田地D.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21.
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
B.崇祯皇帝的自缢
C.明朝中期后宦官乱政
D.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
22.
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人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人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
A.“禁海政策”B.重农抑商
C.发展贸易政策D.抗击沙俄侵略
23.
明清两朝,统治阶级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A.推行儒家思想的需要B.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
C.整顿官场的腐败D.加强民族交融
24.
把国号改为清的皇帝是
A.皇太极B.顺治帝C.康熙帝D.努尔哈赤
25.
17 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保卫祖国疆土,清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重创沙俄侵略者。雅克萨之战的组织者是(   )
A.康熙帝B.顺治帝C.雍正帝D.乾隆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