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材料二: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三: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中国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朝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
(1)根据材料一写出汉代与马来西来、印度尼西亚交往的历史证据。(2)材料二反映出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请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出一个历史主题。

图一:蹴鞠起源于战国时期,唐宋时期极其兴盛,既可以两人对打(称为打二),也可以多人同场比赛,被视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蹴鞠的对抗性较低,运动量也较小,但富于表演色彩,对技巧要求较高。
图二:马球的打法是骑在马上,分为两队,挥舞球杖,纵马争逐一种大小如拳的球。参赛人数没有严格限制,以进球多少定胜负。唐朝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文士军人,甚至百姓,都普遍从事此项运动。毫不夸张地说,马球是唐朝的国球。
(1)从以上图片和解说文字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材料一回答:蹴鞠运动在什么时候极其兴盛?
(3)三幅图片及解说文字反映了我国古代哪方面的情况“?
(4)图三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图一: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对水浮法指南针的记载。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磁针贯穿灯芯浮在水上。静止时磁针两端分别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因实用价值强,后来应用于航海。宣和五年(1123年),北宋使臣徐竞等人出使高丽时,所乘海船就是用水浮法指南针导航的。此后,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向亚欧诸国。把世界航海史推进到新时代。
图二:12世纪末,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并有所改进,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欧洲文献中第一次提到罗盘是12世纪是亚历山大•内卡姆所写的一本书。书中记载:采用支轴装置,轴大部在磁针中部,用磁石触引这根磁针,它就旋转起来,等它停止转动时,针突就会指向北方。当15世纪欧洲航海家们去远方探险时,罗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以上两组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
(3)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
2.选择题- (共11题)
A.市舶司 | B.平湖巡检司 | C.宣政院 | D.广州十三行 |

A.①﹣a ②﹣b ③﹣c | B.①﹣c ②﹣b ③﹣a |
C.①﹣b ②﹣a ③﹣c | D.①﹣c ②﹣a ③﹣b |
A.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 B.重文轻武政策的内容 |
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 D.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 |
A.两宋时期 |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C.隋唐时期 | D.秦汉时期 |
A. 吐蕃 B. 辽 C. 西夏 D. 金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