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4日,谷歌中国更换首页Logo,图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四大发明”。

(1)图1中A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图2、图3中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
(2)图1中B发明在战国时期叫什么?什么时期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图1中C发明出现于何时?何时在战争中广泛使用?
(4)图1中D发明的出现与图2、图3中哪位人物有关?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1)图1中A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图2、图3中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
(2)图1中B发明在战国时期叫什么?什么时期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图1中C发明出现于何时?何时在战争中广泛使用?
(4)图1中D发明的出现与图2、图3中哪位人物有关?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2.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2.选择题- (共9题)
3.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 B.平湖巡检司 | C.宣政院 | D.广州十三行 |
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7.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9.
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B.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 |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10.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教育开发了日本的资源 |
B.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依靠教育扩张来获得资源 |
C.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 |
D.教育开发了日本人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