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湛江徐闻县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9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7/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归纳材料一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 )
(3)材料一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
(4)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

2.选择题(共6题)

2.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3.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4.
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A. 辽夏向宋称臣
B. 北宋割地求和
C.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5.
(题文)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
A.友人送他部《红楼梦》
B.去江南贩运棉花
C.经运河到杭州游玩
D.在大都勾栏瓦子中看《窦娥冤》
6.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7.
在下列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夜市上小吃很多B.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瓦子”里上演京剧D.百姓过中秋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