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填空)(4分)图A是 (朝代)疆域图(局部),图B是 (朝代)疆域图(局部),图C是 (朝代)疆域图(局部),上述三个政权中,属于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是图 。
(2)图A、图B政权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各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3)材料二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各是什么机构?(4分)请引用材料中的话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4)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5)综上,概括指出三个政权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

(1)(填空)(4分)图A是 (朝代)疆域图(局部),图B是 (朝代)疆域图(局部),图C是 (朝代)疆域图(局部),上述三个政权中,属于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是图 。
(2)图A、图B政权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各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3)材料二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各是什么机构?(4分)请引用材料中的话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4)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5)综上,概括指出三个政权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2.
宋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一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四 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材料五 下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2)材料三中的“市舶(司)”是什么机构?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海外贸易的盛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六

(4)根据材料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纸币最早出现于我国什么地区及其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一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四 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材料五 下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2)材料三中的“市舶(司)”是什么机构?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海外贸易的盛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六

(4)根据材料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纸币最早出现于我国什么地区及其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议: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③来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两次和议有什么相同点?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议: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③来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两次和议有什么相同点?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看法。2.选择题- (共16题)
9.
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领先于日本 | B.落后于欧洲 | C.比阿拉伯发达 | D.居世界首位 |
10.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 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
C.中国早在宋代已是现代化国家 |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
1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讽刺金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 B.赞美东京的热闹 |
C.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 D.赞美临安的繁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