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为巩固统治,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2)材料三图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中央政府最早设置什么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
(3)为加强对材料三中A地的管辖,元朝统治者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试举一例说明。清朝在图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1)根据材料一、二,为巩固统治,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2)材料三图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中央政府最早设置什么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
(3)为加强对材料三中A地的管辖,元朝统治者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试举一例说明。清朝在图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此选官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原则?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元朝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明末清初顾炎武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此选官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原则?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3.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0题)
5.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7.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外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
A.地动仪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12.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B.明清的君主专制 |
C.浅议焚书坑儒 |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