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官庄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8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3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指出敦煌莫高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
(2) 人类文明交流主要包括和平友好、侵略征服两种方式,两幅图反映的是哪种交流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
(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近年来,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教唆下,顽固的“藏独”分子利用藏传佛教为其所谓的“西藏独立论”牵强附会地寻找根据,提出一系列与事实相悖的观点。他们仍然抱着“神权政治”不放,把西藏说成是独立的佛教国家,极力追忆从前高高在上的地位,只能表明他们在做白日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3.
识图辨史:
 
请回答:(1)根据上面三幅图,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项重大发明。
(2)请你选择其中的两项发明,谈谈它对世界的发展有何贡献?
4.
【感悟对外政策】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永乐三年(1403年)六月,……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今越南),以次遍历诸国。”
——摘自《明史》
材料二 “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马克思对清朝哪一对外政策的评价?该政策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
(3)以古可以鉴今,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认识。

2.选择题(共19题)

5.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宋祖”指的是(   )
A.秦始皇B.刘邦C.李世民D.赵匡胤
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   )
A.岳飞B.文天祥C.范仲淹D.黄宗羲
7.
两宋时,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其中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契丹国B.蒙古国C.西夏国D.金
8.
一位同学对两宋时期的一些特点作了总结,他总结出两宋时期有如下特点。他的总结有几点是正确的?(    )
① 民族政权并立 ② 经济重心南移 ③ 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 ④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4点B.3点C.2点D.1点
9.
世界上最早发行、流通的纸币出现于(   )
A.湖北地区B.江浙地区C.湖南地区D.四川地区
10.
南宋时,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B.小麦C.粟D.黍
11.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超过北方。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D.自然条件优越
12.
春节过后,北京天坛公园举行庙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品尝各种特色小吃。在宋代,东京城内具有娱乐兼有商业功能的典型场所是(  )
A.狂欢节B.瓦子C.庙会D.集会
13.
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
A.铁木真B.元昊C.完颜阿骨打D.阿保机
1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元朝时台湾就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当时台湾的名称是(   )
A.台湾B.澎湖C.琉球D.夷洲
15.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军机处
16.
下表是同学甲在复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时,制作出的简表(部分),其中错误的是(   )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17.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18.
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是(  )
A.《送子天王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19.
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千米,东起鸭绿江,西至( )
A.山海关B.临洮C.葱岭D.嘉峪关
20.
主编《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历史人物是( )
A.司马迁B.罗贯中C.班超D.司马光
21.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 抗元的决心    B. 抗倭的决心    C. 抗清的决心    D. 收复台湾的决心
22.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B.反抗侵略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
23.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应该是(   )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三国演义》D.《农桑辑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