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81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雅典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两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在其民主政治进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但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摘编自《历史中的英雄》等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中做出重大页献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位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什认为“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最为珍贵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约束总统的“笼子”(机构)及其行使的权力。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以显示皇帝的至高和独尊。如规定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应称“奏”,自称应称“昧死”等,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专制国家礼仪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说明这一发展过程的实质。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朝堂礼仪和座次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受到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晚清政府外交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1834年与1901年这两次外交礼仪之争的不同背景。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个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3)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单选题(共26题)

4.
梭伦改革在经济上推行“解负令”,该举措有利于
A.贵族
B.奴隶
C.平民
D.外邦人
5.
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雅典民主
A.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B.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C.政治决策过于随意
D.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6.
“不会有人同意水手或者建筑师或者音乐师或者其他人通过抓阄方式成为城邦的首领。”苏格拉底批判抽签选举是因为抽签选举
A.促使贵族再度垄断权力
B.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使得妇女能够参与政事
D.破坏了雅典公民参与政事的积极性
7.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则他本身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B.掺杂一些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D.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8.
孟子说:“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罗马法》中体现的同样观念的是
A.个人自由B.同态复仇C.公正平等D.权力至上
9.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虽然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科技强国
D.制度创新
10.
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元首,是英国议会的一个组成机构,它的权力有
A.撤销议员的权力
B.对法律的通过具有一票否决权
C.拥有对首相提名的官员的批准权
D.解散议会的权利
11.
1870年9月,普鲁士军队打败法国军队,俘虏法国皇帝。1871年初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A.出现了统而不治的君主B.接受了《凡尔赛和约》
C.建立了对议会负责的政府D.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2.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君主专制独裁
B.打破“君权神授”的神话
C.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
D.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
13.
下图这对位于西城区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大门两侧的石狮,是1929年北平图书馆建馆时移置于此的圆明园残余石刻。1860年劫掠圆明园的主要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美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日本军队
1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里的“转折点”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位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
A. 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
B. 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
C. 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
D. 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
16.
当年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位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革命首先在俄国成功了。革命首先在俄国成功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列宁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D.一战严重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
17.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8.
“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对土地进行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对农村的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19.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A.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B.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道歉与赔偿
C.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
D.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1.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突破期,对于这一阶段外交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是建交的重要原则
B.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限制
D.结伴外交使中国外交更灵活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23.
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
A.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B.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C.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24.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美国重新争霸世界B.中国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5.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工业
B.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26.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0年
8919
23040
1854年
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7.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28.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9.
伏尔泰描述英国政治制度:“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是
A.君主立宪制B.总统制C.专制君主制D.共和制

3.选择题(共1题)

30.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行使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自由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